网络传播学复习提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传播学复习提纲

《网络传播学》复习提纲 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 互联网(Internet,即Interconnected Networks的缩略,又译为因特网,台湾译为网际网路。)是全球性的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通过TCP(Transimssion Control Protocol) /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把数以万计的Computernetzwerken相互联接,以便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SRI-NIC(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DN)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top-level domain)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从此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top-level domain)服务器暂时建在了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Karlsruhe University)。 1991年3月, IHEP又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实验室(SLAC)计算机网络进行了连接.1993年3月,又与美能源科学网(Esnet)实现连接.1994年4月,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进网接点为日本高能物理实验中心(KEK)的路由器(router). 1994年4月,由国家科委(国家科学委员会)正式立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北京启动了“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NCFC工程).NCFC网络简称“中关村网络”,包括一个主干网(Backbone)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个院校网(Campus network).4月20日, NCFC网络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1994年8月,中国邮电部与美国SPRINT电信公司签署协议,由这家公司协助建立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an Net),即中国Internet骨干网和公用网。经过9个月的努力,首先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国际节点(Node),完成了与Internet的互联和国内公用数据网(China DDN)的互联.1995年5月27日世界电信日这一天,中国邮电部宣布,向国内社会各界提供所有Internet服务。这是中国大陆互联网市场化阶段的开始。 根据传播过程模式以及大众传播学的经典解释,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和讯息等基本要素。 传统的大众传播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或者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也就是说,通过诸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介,信息被从单一的信息源那儿被传播给成千上成万的受众”(斯特劳巴哈/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受众虽然可以作出相应的反馈(Feed-back),却是相对有限的。因此受众可以说是比较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大众传播的(过程模式)线性传播模式是由H.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奠定的。 相比传统的大众传媒,因特网提供了更多的不同的传播形式,譬如:Word Wide Web、Newsgroup、Chat、MUD、E-Mail、BBS等等。这些传播形式提供包括新闻信息在内的内容广泛的各类信息和各种形式的服务,共同发挥着因特网独特而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其中,万维网最接近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 万维网以超文本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e)连接的方式存取因特网的信息文档(document)并支持图形(graphics)、声音(audio)和视频(Video)以及文本(text)。简单地说,WWW是互联网的一种友好的界面(interface),使用者可以利用浏览器,通过链接(Link)和跳转(jump,JP;JMP)随心所欲地阅读、聆听、观看、打印和保存自己得到的各种形式的信息和文档。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网络空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自由度和活力。 其实,网络传播不仅整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也突破了传统的“传播类型”(Type of Commnication)的界限,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与一体,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媒介(multi-faceted mass medium)。 根据Morrill Morris和Christine Ogan的分析,网络传播至少可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1.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输(one-to-one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如电子邮件。 2.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输(m

文档评论(0)

laozai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