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邻居们》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舍《邻居们》续

老舍《邻居们》续 杨先生和杨太太继续当他们的教员,虽然待遇不高福利不厚,但是身处工薪阶层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作业绩虽然不算上出重霄可也不至于下临无地,因此近一段杨先生和杨太太生活上很是顺心如意。不过,使他们能够得以安生的原因倒不是以上这些,而是——高邻无事。 杨先生也不知道究竟是那两封信起了作用还是那一顿砖头起了作用,总之明家的孩子再也没有越过矮墙来偷花草、偷葡萄,而且明太太也没有过来气势汹汹地打架、骂人。杨先生已经作好了还击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但是这种残酷的、野蛮的戏迟迟没有上演。 细心的杨先生还发现,明先生时常站在院子里往这边看,只要他一出去,明先生必然回避开,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这使杨先生多少减少了一些戒心,却多了一层疑心,究竟他要干什么,杨先生猜不出,不知道他葫芦里会卖什么药,但杨先生总觉得不是味,而且心里也不踏实,并总觉得有什么不测的事终会发生。因为杨先生知道——咬人的狗总是不叫的。 终于,杨先生和杨太太几乎是在同一天为同一件事情不约而同地忧愁起来。尽管不是两家战事风云再起,但还是与邻居有关——明家的两个孩子在开学分班时不偏不倚地分到了杨先生和杨太太各自所带的班里。 杨先生是国文教师,身有博学之长,又略有文笔,可谓年轻有为。杨太太亦不逊色,她教外文,伶牙俐齿的,能将一大堆法国英语说得行云流水、莺歌燕舞。 这一年秋季开学,两人同时带了初一的两个班,结果明星星分到了杨先生班,明荧荧分到了杨太太班。 “不是冤家不聚头。”杨先生无奈地想。明星星倒还好说,他毕竟是个孩子。可是明先生……在杨先生眼里,明先生就是个不通人情的混蛋。虽然很庆幸那一顿砖头让他老实乌龟了一阵子,但杨先生还是怕人家会倒戈重来,因此惴惴不安至今日,尽量避期锋芒,要知道,贪上这样的暴邻谁会好受呢?唉,回去和太太商量一下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杨太太头疼起来。明荧荧倒还好说,她毕竟是个孩子。可她是明太太的女儿啊,那个活泼的妇女,刁蛮程度她可是领教过的,并且曾被人家毫不留情地窝了回来,她只要一想起这件事来就心悸,如今明荧荧就在眼皮底下,仿佛是一根不定时炸弹的引线,令她时刻胆战心惊。唉,回去和先生合计合计吧。 消息也像一阵风似的吹到了明太太耳朵里——当天傍晚孩子回到家,马上就向母亲做了详细的汇报。明太太一下子坠到了慌神的坛里。坛里可能有刺,反正她开始坐立不安。她知道上次的事虽然占了杨太太的便宜,但毕竟过了那么一点点儿,因此杨穷酸砸了他们家的玻璃而自己先生没有去报复,她也就没有吭声。圣人一样的明先生显得像一个打败仗的士兵,她就像一只酱缸里腌久了的茄子。她再也没敢怂勇孩子越过小墙去偷葡萄,也没有命令孩子去远征。她晓得丈夫要是不伸头,她就得退到屋檐下;她还晓得丈夫大约是认为理亏,她才觉得稍微有点儿过;她还感到坏事就坏在杨穷酸后来的那封信上,也许在信里写着是她拒绝了收信,才有了后来的尴尬,反正明先生几天没有说话,更没理她。因此她恨那封信,恨写信的杨穷酸、杨老婆,恨得咬牙切齿。可她又不能背着明先生到杨家去大吵大闹,那样结果对她可能会更不妙,她只有憋着。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两个孩子竟然成了那对穷酸的学生!早在孩子还没有走进那所中学的时候,她就暗暗向佛爷许了上千个愿:千万别碰着杨老婆她们。可惜冤家路窄,天不遂人愿,不仅遇上了,还……明太太的肝火腾地上来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两个孩子在俩穷酸手下受屈!等先生回来,让他给俩孩子转学!要么调班! 杨先生杨太太下班回到家里。白天的事让两个人变得很沉默。做个文明人真吃亏。杨先生最不怕的是讲理。他受过文明的教育,又做了文明的教员,因此处处讲理,处处有礼。他可以搬出孔子孟子朱熹沙士比亚高尔基,只可惜现在遇到的是汴凉城里的牛二儿,十字坡的孙二娘。 杨太太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她说:“我今天在学校看到明先生了。” 杨先生吃了一惊:“他到学校干嘛?” 杨太太说:“没事的,他是陪着洋人送孩子到学校来读书的。” 杨先生啊了一声。 杨太太接着说:“校长要我给他和洋人做一下翻译,结果校长把那个叫汤姆的洋孩子安排在了我的班里。” 杨先生又啊了一声:“看来明先生就是给那个洋人做事的了。” 杨先生猜得不错,明先生确实为那个洋人跑腿。那个洋人爱中国,更爱中国的文物财产。他甚至把儿子送到中国的学校学中国字、说中国话,然后继续爱中国的文物财产。 明先生从洋公所回到家里。 明太太哭丧着脸说:“两个孩子分到隔壁两个穷酸的班里了! 明先生早就知道自己的两个孩子所上的中学是隔壁那个穷酸所在的学校。只是对这件事有些始料不及。他说:“那怎么样?” 明太太说:“给孩子转学吧,要不然咱的星星荧灾还有个好?” 出乎明太太的意料,明先生表现得很是不以为意:“我想杨先生不是那样的小人。” 明太太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抢着说:“不是那样的人?那他是什么样的人?他连咱的玻璃都敢砸,难保就不阴着

文档评论(0)

kengl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