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为诗以论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意为诗以论诗

表意为诗以论诗 --浅谈《戏为六绝句》 首先, 我国以诗论诗历史悠久, 它缘起上古,《诗 经·大雅·蒸民》中“吉甫作诵, 穆如清风。”可视为最早 的论诗诗。但以诗论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 同时作为一 种文学批评形式, 则是到杜甫《戏为六绝句》出现才标 志正式成立。从《诗经》到杜甫, 即以诗论诗从渊源到 形成, 并非一蹴而就, 溯其源流, 内容上似受魏晋品藻 人物风尚及《世说新语》影响, 其形式上则与陆机《文 赋》和南朝诸家怀人、咏史、摹拟诗有密切关系。 魏晋以前, 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人物品评观念、 内容及形式均较为单一, 儒、道均以内在道德、理想人 格与精神境界作为人的评价标准, 更关心人应该是什 么而非人是什么。自汉代起人物品鉴渐成风气, 有名 者入青云, 无名者委沟渠, 如许劭与从兄许靖“俱有高 名, 好共核论乡党人物, 每月辄更其品题, 故汝南俗有 月旦评焉“( 《后汉书.许劭传》) 。魏文帝曹丕实行九 品中正制后, 人物品评风气更加兴盛,( 魏) 刘劭《人 物志》总结鉴察人物的理论及方法,( 宋) 刘义庆《世 说新语》以短小生动的故事, 列举大量品评人物的生 动事例。 其品评人物多以自然界光明鲜洁, 晶莹发亮之意 象比喻、象征, 且多用 “清风”、“日月”、“玉”、 “松”、“柳”、“朝霞”、“凤”、“鹤”等品藻人物。“有 人叹王恭形茂者, 云:‘濯濯如春月柳’。“( 《世说新 语.容止》) ; “严仲弼, 九皋之鸣鹤, 空谷之白驹” ( 《世说新语.赏誉》) 等譬喻在《世说新语》中比比皆 是。值得注意的是, 此种以具体意象品评人物形貌、风 度的方法, 也被用作评论人物之学问、语言及文学创作 的风格与特色: 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 无处不善; 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世说新语.文学》) 杜甫 《戏为六绝句》:“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 曹。““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均继承了 此种以自然之物譬喻文学创作特色的品评方式。 南朝以降, 诗作中涉及论诗成分的以怀人诗、咏史 诗与摹拟诗较多。如沈约《伤谢 》“调与金石谐, 思 逐风云上“,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春日忆李 白》等作, 均是怀人同时兼论其诗; 咏史诗如颜延之 《五君咏.阮步兵》, 其中“沉醉似埋照, 寓辞类托讽” 二句, 即涉及对阮氏代表作《咏怀诗》的评价, 杜甫 《咏怀古迹》“庾信生平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等 句, 也在咏史中包含论诗成分; 摹拟诗之以诗论诗, 往 往表现得较为隐晦, 其对摹拟对象风格的认识与把握, 对所拟诗篇品藻、商榷之处, 即是其论诗因素。 可以见出, 论诗诗的形成非一蹴而就,《世说新 语》虽已开品评人物兼论创作特色之风, 且南朝怀人、 咏史及摹拟诗中已夹杂若干论诗因素, 但真正意义的 以诗论诗, 仍要以杜甫《戏为六绝句》为标志, 其有所 承亦有所创“开论诗绝句之端” [1] 《戏为六绝句》中极力颂扬的庾信、“初唐四杰”等人, 本身即具有倡导魏晋风骨、摒弃六朝绮丽文风的倾向 性, 杜甫作为传播者选取其作为信息源进行编码、创作 诗作、其实质是对庾信、“四杰”等人文学倾向客观的, 正确的认识。 在杜甫诗集中完整、篇幅较长的论诗诗有两篇, 即 《偶题》( 五言排律共四十四句) 与 《戏为六绝句》 ( 七绝六首共二十四句) , 此外还有散见于其他诗篇的 断句及若干短诗, 合计一百八十几条 [4] , 其中最为全面 表达其诗学宗旨的是《戏为六绝句》。一般认为, 这六 首绝句为杜甫晚年之作, 是“杜公一生谭艺之宗旨” [5] 。 在这组诗里杜甫评判论说诗人的诗歌, 其中对庾 信下笔最多。在今人看来, 庾信是六朝文学集大成者, 其创作成就之高, 在当时无人可及。但在庾信死后至初 唐的百年间, 他却被认为是南朝绮艳文风的代表, 是受 到指责最多的诗人之一。庾信摒弃早年的繁富艳丽, 转 而崇尚萧瑟、古朴诗风的创作风格与被误解、受指责的 现实本身即蕴含着倾向, 杜甫选择庾信为例阐发其对 “古人” 的观点, 无疑使作为传播者的倾向性更为明 确, 更具有针对性与说服力。 “初唐四杰”也是这组论诗诗的论诗对象之一, 这 四位诗人是齐梁华艳文风及当时“绮错婉媚”之“上 官体“的极力反对者, 但由于自身作品仍部分沿袭齐 梁余风, 有“轻薄为文”之处, 故成为“今人”哂笑对 象。此事件本身具有模糊、复杂的倾向性, 需要以历史 的、辩证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述, 杜甫准确地把握了该事 件的实质, 不仅看到他们“轻薄为文”、“劣于汉魏近 风骚“的一面; 更看到其新变的一面, 即壮健瑰丽如 “龙文”、“虎脊”的一面, 对“四杰”远承汉魏风骨, 近 启盛唐之风的创作风格进行大力传播。 通过对庾信、“四杰“的评述可以见出, 文

文档评论(0)

shimei19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