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高一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人教版必修二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科技条件: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3)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电力广泛应用的意义: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的意义: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部门的革新。 化学工业的进步的意义: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的进步的意义:人们越来越多的用钢铁取代木材和铁。 第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重工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多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新兴的工业部门: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工业生产结构变化:重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三、影响 (1)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形成: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 *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含义: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以产生电流 化学工业的发展(意义) 传统工业的进步(意义)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及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意义)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意义) 成就(美国和德国扮演 重要角色)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电气时代的到来 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灯泡 电动机 年轻时的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 爱迪生和他改进的留声机。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摄于1888年) 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空。 化学工业的发展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生产关系的变化:出现了垄断组织 3.对世界市场: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