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科学(一)论文
目录
引言----------------------------------------------
资料搜集------------------------------
(1)、金华的地理位置------------------------
(2)、金华的地形简述-------------------------
(3)、喀斯特地貌的介绍-----------------------
(4)、金华主要的地质灾害---------------------
(5)、名人眼中的金华-------------------------
个人观点----------------------------------
总结--------------------------------------
引言
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了解的是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而了解一个城市,则需要了解它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地貌。作为一名大一的新生,我很高兴能来到金华。但是当初选择的时候我却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它的地质与地貌。曾经在高中做过关于地质灾害的研究调查,但是那些都是很浅显的,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初到金华,我是被它的喀斯特地貌所吸引的,并不是说我喜欢这无常的天气,金华这没有春天和秋天的季节着实让我很不习惯,而是像双龙洞之类的喀斯特景观非常的诱惑人。如果当你在旅游网查找金华的时候,你可能会找到“金华是一座人文荟萃,教育鼎盛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山川秀丽,环境优雅的旅游胜地;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整洁亮绿、文明有序、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金华北山双龙现为国家级风景区,层峦迭嶂,林木参天,岩洞奇特,有水石、风雾和洞天奇观。尤以“一水穿开岩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的双龙洞、“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冰壶洞和“洞落千寻通地脉,光生一线透天门”的朝真洞最为著名”等等的话语,非常的有诱惑力,感觉还没有到金华就已经游玩过一样。有这样的机会,我可以更好的体会一下真正的金华,特别是最本质的地方。
资料搜集
(1)、金华的地理环境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生动概括了金华的重要位置和雄伟气势。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为省辖地级市,界于东经119゜14′?-120゜46′30″?,北纬28゜32′-29゜41′,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 129 公里,东西跨度 151 公里,土地面积 10941 平方公里。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
(2)、金华的地貌简述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8座。位于武义与遂昌交界处的牛头山主峰,海拔1560.2米,为全市最高峰。境内山地以500~1000米低山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市境的中部,以金衢盆地东段为主体,四周镶嵌着武义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间小盆地,整个大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大小盆地内浅丘起伏,海拔在50~25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到100米。盆地底部是宽阔不一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上游东阳江自东而西流经东阳、义乌、金东区,在婺江汇合武义江而成金华江,其北流在兰溪城区汇入兰江。兰江北流至将军岩入建德市境。将军岩海拔23米,为全市最低点。而金华双龙洞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3)、喀斯特地形的介绍
喀斯特地形也称为喀斯特地貌,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我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多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对于喀斯特地形的研究,中国早在16世纪(明朝)就已经开始了,这要比外国早200年左右。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1637~1639年用两年的时间遨游广西、贵州、云南,对中国西南石灰岩分布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考察。他探索了100多个地下岩洞,并对石灰岩地区的地貌形态作了详尽细致而又朴实生动的描述,对它们的成因作了正确的科学解释。他写的《徐霞客游记》一书,可说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地形最早的一本书。《徐霞客游记》系统地记载了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区域特征。记载了洞穴形态、气象和水文情况,是我国古代最为系统的喀斯特著作。而金华的双龙洞在浙江省是出了名的景观。
双龙洞属岩溶景观,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标志景观。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