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零班)
上饶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零班、实验、重点班)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人:陈晓荣 审题人:陈晓荣
第Ⅰ卷 选择题 3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黜免(chù)??? 隽永(juàn)?? 肄业(yì)?????? 毋(wù)庸置疑
B.夹(jiā)袄???? 恪(gè)守?? 浸渍(zì)??? 未雨绸缪(móu)
C.央浼(měi)? ? 畸(jī)形??????刹那(chà) 载(zài)欣载奔
D.炮(páo)烙?????? 摒除(bǐng)??? 孝悌(tì) 少不更(gēng)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负 良晨美景 暮霭 出奇制胜
B.讥诮 张皇失措 赈济 附庸风雅
C.范畴 莞尔而笑 桑梓 连篇累椟
D.陷井 改邪归正 恬淡 眼花缭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B.季老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求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C.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勤政、廉政,一心为民,才能形成上行下效、正气张扬的良好局面。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下列各句的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B.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C.伴随着新民主党表达支持新一轮援助方案的意向,帕潘德里欧宣布了取消由全民公决决定是否接受欧洲联盟新一轮援助。
D.一年来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成见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大学毕业的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雄心勃勃,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正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她是从四叔家出来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D.老子思想中,充满了戒惧心态,“豫呵其若冬涉水”(《道德经》),就是说人生要随时保持如履薄冰的状态。
6.下列各项中,对名著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妙玉、秦可卿、贾巧姐、晴雯。(《红楼梦》)
B.大卫由于不断地发表作品,名气越来越大,成了名作家。但是多拉却得了重病,一天天衰弱下去,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大卫·科波菲尔》)
C. 巴金的《家》细致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真挚的爱。(《家》)
D.卡西莫多被带到广场上示众。在卡西莫多口渴难耐之时,善良的爱斯美拉达不计前仇,给卡西莫多送水喝。(《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积习成俗”便是对“俗”之成因最原初的表述。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中国古人所说“王道无非人情”,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在我们这个格外看重“名正言顺”的国度尤其如此。《荀子·正名》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到“命名”这个词。对一个事物的指称以及进而的评判“合适”与否,可以“约之以命”,也可以以“约”代“命”。这种以“乡约”替以“天命”的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