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先秦史课件
先秦:祖国历史的开篇 (距今170万年—BC221年) 秦汉: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BC221年—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220——581年)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581—907年) 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907年—1368年)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1368年——1840年) * * 中国古代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 明清时期 五代宋元 隋唐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文化 民族关系外交关系 政治 阶段 中国古代史学习的基本任务 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476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1840年 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史 1949年 两半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 当今 中国历史分期图解 距今约 170万年 社会主义社会 公元前 221年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阶段 奴隶社会阶段 起止时间:约170万年前 - 前221年 时间:约170万年前 - 前2070年 原始人群 氏族公社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时间: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476年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形成时期 商朝------------------- 发展时期 西周-------------------强盛时期 春秋--------------------瓦解时期 封建社会战国-----------形成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祖国历史的开篇 ——先秦(BC170万年——BC221年) 一、政治特征 二、经济特征 三、民族关系特征 四、文化特征 1、政治特征 (1)社会形态不断演进: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 商朝是发展阶段; 西周是强盛阶段; 春秋是瓦解阶段; 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政治制度不断发展: 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县制 观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石器→青铜器→铁器 例1:为什么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而不是倒退? 主要依据是:生产力。 奴隶制度虽然有残酷的一面,但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并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例2:对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认识。 (1)背景:①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②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③争霸战争的影响 ④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主要变法:①李悝在魏国的变法。②吴起在楚国的变法。③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3)结果: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 (4)性质: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制度的变法。 (5)实质: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例3:如何评价春秋的争霸战争? 性质:奴隶主贵族为争夺土地、人民的战争。“春秋无义战” 第一、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第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第地主阶级的发展。 第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第四、有利于诸侯国内经济的发展。 第五、是加速奴的瓦解和封的形成。 最大影响 2、经济特征(书14页) (1)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 (2)三大经济部门形成:农业、手工业、商业。形成了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经济格局。 (3)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例4:井田制的瓦解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 过程: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瓦解标志: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春秋),战国各国通过变法使得井田制完全瓦解。 例5:分封制的瓦解 瓦解根源: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 标志:葵丘会盟(秦统一后,全国实行郡县制,分封制完全结束) 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 2、王室衰微,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3、民族关系特征 (1)华夏族主干形成,不断与周边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2)融合的主要方式:战争 观点: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