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有基础练习和能力提升)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聚焦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基础导读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①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_______和_______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特征。
4.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_____,典型分布地区是____纬度和_____纬度。
5.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______,典型分布地区是____纬度。尤以______大陆为典型。
6.高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形成自然景观__________。山地垂直带谱与山地所在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答案: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物质 能量 3.整体性4.热量 低 高 5.水份 中 亚欧 6.垂直分异 纬度 高度
考点整合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组成。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如生物循环: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成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下图表示”生物循环示意图”
生物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改变大气成分、改变水的成分、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构成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可以用下图反映相互作用关系。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具有每个要素所独有的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的功能。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地理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环境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表现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生产量 地理环境要素性质的相对稳定性 举例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 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稳定等 (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1.协调性:每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每一要素都不能独立存在与发展。
案例Ⅰ: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形成:
案例Ⅱ:桂林山水的形成:
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等密切相关,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约3.25亿年以前,该地区还是汪洋一片,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抬升为陆地,从而使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其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很好。
该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尤其以4~7月降水较多。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大面积的溶蚀,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提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随变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森林资源不合理开发:
①改变了林木和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