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复习

《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总复习 绪论 思考题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1页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6、13页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7—18页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中法战争1883-1885年 4、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瓜分中国的狂潮。 5、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巨额赔款4·5亿赔款,本息折合10亿两白银。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征 1、帝国主义全面控制中国 2、封建势力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 。 3、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社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能够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经济成分。 5、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 一、统治阶级有识之士的主张 1、林则徐《四洲志》。 2、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纲领—对《天朝天亩制度》评价 《资政新篇》 2、失败原因和意义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 1、农民是小生产者,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披着宗教的外衣-拜上帝教。 2、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资政新篇》更远离农民运动的实践。 3、农民阶级难以克服自身的保守性、落后性、散漫性、狭隘性等固有弱点,摆脱不了封建思想束缚,其政权未能跳出封建专制政权模式的窠臼。 比如:封建等级制度在农民政权中的重新出现;封建特权思想的泛滥封建等级制度在农民政权中的重新出现。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第一,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前后坚持了14年之久,势力波及到18个省区,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比较系统的理论;发展迅猛,规模宏大;军队组织严密,政权建设较完备;比较完备的纲领。 第三,思想文化上,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使侵略者迅速将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遇到很大挫折。 最后,太平天国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三、洋务运动----统治阶级的王朝自救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层学习 1、口号-“自强” “求富”。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内容—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编练海军;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4、性质-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 5、评价—积极作用;不足。自强运动不能使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实现真正的富强。 四、戊戌变法---从制度层学习西方 1、民族资产阶级上层领导,改良性质。 2、1895年“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思潮上升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3、意义。 4、失败原因—主要是维新派本身的局限和慈禧为首的强大的顽固势力的反对。 第三章 辛亥革命 1、资产阶级思想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2、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及其纲领— 3、武昌首义—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 1912年1月日,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辛亥革命败因及其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胜利与失败) 辛亥革命是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 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早期新文化运动 1、早期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性质:早期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范畴。 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

文档评论(0)

19840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