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第一单元测试(B卷)
高三地理第一单元测试(B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据图完成1~2题。
1.图中A与C的界线大致是()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50毫米等降水量线
解析 图中A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是东部季风区,则A与C的界线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答案 B
2.图中B与A的界线大致是()
A.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
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C.喜马拉雅山—祁连山
D.昆仑山—阿尔金山—贺兰山
解析 读图识记可知,应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答案 A
读图回答3~4题(图中的数字表示经纬度)。
3.有关甲、乙、丙、丁四区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西北地区,境内的植被自东往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乙属于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作物一年一熟
C.丙是我国北方地区,区内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等能源资源
D.丁是青藏高原,出产的葡萄特别甜,是由于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气温日较差大而积累的太阳辐射能多
4.四个地区中,位于季风区且有大面积商品谷物农业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及轮廓可判断:甲为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植被受降水影响,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乙图表示的是中国的湿润地区,属于南方,大部分地区作物为一年三熟;丙区域内水能资源不丰富;丁是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气温低而不适宜葡萄生长。
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位于季风区的有乙、丙两地,乙地处我国南方,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主要为内部自己食用,而丙有大面积的东北平原,地广人稀,生产的粮食主要为商品粮,供应全国市场。
答案 3A4C
5.长江干流穿越了()
A.三大自然区和两个经济地带
B.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
C.两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
D.一个自然区和一个经济地带
解析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东部季风区,不经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长江流经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故C对。
答案 C
6.关于三大自然区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常年受海洋季风的影响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C.青藏高寒区海拔很高,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D.三大自然区或多或少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解析 东部季风区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季风的影响,故A错。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故B错。青藏高寒区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故C错。
答案 D
7.关于中国内、外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区面积最大
B.中国没有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C.雅鲁藏布江属于印度洋水系
D.东部季风区没有内流区
解析 我国外流区面积大于内流区面积,故A错。我国的额尔齐斯河流出国境向北即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故B错。东部季风区内有两片内流区,读教材“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一看便知,故D错。
答案 C
8.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A.东北山区的针叶林
B.华北地区的春旱天气
C.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解析 A、B、C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只有D中的水稻土属于人类影响而形成。水稻土可发育在任何自然的土壤上,只有年复一年按水稻种植的方式耕作即可形成水稻土。如中国江南有,华北有,东北也有。
答案 D
下图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读图后完成9~10题。
9.图中A代表的经济地带为()
A.东部经济地带 B.中部经济地带
C.西部经济地带 D.都不是
解析 图中A点表示第一产业占23%左右,第二产业占46%左右,第三产业占31%左右,应是中国的东部经济地带。
答案 A
10.下列三大地带的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包括省、市、自治区数:东部>中部>西部
B.面积:西部>中部>东部
C.人口:西部>中部>东部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西部>东部>中部
解析 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该题应选B。
答案 B
11.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 B.降水量差异
C.植被差异 D.土壤差异
解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从东到西离太平洋越远降水量越少,造成了东西差异。由降水差异引起了C、D。东西部热量差异不大,故A错。
答案 B
1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至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由东至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小
C.由东至西:农业—牧业
D.由东至西:地形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代家政基础》 项目六 现代家庭安全.pptx
-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必3 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ppt VIP
-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doc VIP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精校打印) .pdf VIP
- 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车间环氧乙烷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 VIP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临床常用200种常用中药饮片排名.docx VIP
- 德力西850W交流角磨机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数学试卷.docx VIP
- 【完整升级版】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