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考题、方法、知识点自然地理部分.doc

高三地理考题、方法、知识点自然地理部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考题、方法、知识点自然地理部分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例1】(2006广东综合,38)生命是神奇的、可贵的,也是脆弱的,我们要关爱生命。地球成为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适宜的温度(或适合的日地距离),液态水,可供呼吸的大气。 【解析】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又贵在是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它的有利条件在于:给予地球光照的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宜;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内部运动使地球上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例2】(2007上海地理,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B 【解析】某行星若存在生命物质,它应具有三个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及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环境。 【拓展延伸】 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物质性:天体: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成因: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 层次: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恒星系 太阳系→地月系 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特殊性→存在生命 运行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光照稳定:太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度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水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适合呼吸的大气 地球能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原因 生命存在的条件 对生命存在的意义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日地距离适中 0℃~100℃的温度 温度过高,热扰动强,原子不能结合,生命物质不能形成;温度过低,也不能形成 地球自身的条件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原始大气层与生物相互作用,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现代大气;避免紫外线的伤害;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形成水汽,冷却后降水 大气降水在地表低洼地带汇聚,形成原始的海洋 海洋是孕育地球早期生命的摇篮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例1】(2004上海春招,9~12)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和下图,完成(1)~(4)题。 (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北京时间10月29日14时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 ) A.29日1时13分 B.30日3时13分 C.29日3时13分 D.30日1时13分 (3)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4)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 )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答案】(1)D (2)A (3)B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阳外部结构,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综合认识水平及初步时间计算能力。 (1)由图示及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组成知识分析可知:甲为光球层,乙为色球层,丁为日冕层,丙为日珥。太阳带电粒子流应由日冕层射出,故正确选项为D。 (2)当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0月29日14时13分时,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应比东八区晚13小时,即应为10月29日1时13分。故正确选项为A。 (3)10月底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处于北半球高纬度的国家可见极光。由各选项中国家所处纬度判断,墨西哥、西班牙、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纬度较低,加拿大、挪威地处中高纬度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