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导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一、比喻 定义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举例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比喻分类 1明喻(甲象乙) 例: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 如:他的脸蛋像一个红苹果; 把她的脸蛋比作红苹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的脸红而又圆的特点。 二、拟人 (1)把动物拟人化。 1.蜜蜂引路!   2.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鸣蝉在树叶里吟唱。   4.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5.溪水中金鱼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2)把植物拟人化。 1.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 2.花儿随风舞蹈。 3.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4.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5.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1.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2.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3.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4.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5.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作用: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某种事物××的特点。 如:小鸟在枝头歌唱。 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鸟欢快的特点。 三、排比 (一)用排比写人 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 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三)运用排比说理 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四)运用排比抒情 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四、设问 2.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 自问自答) 注意 一.设问是自问自答。要求问句和答句要贴切,不能答非所问。 二.设问句应用在描写、议论、抒情的前面,以提醒读者,引起下文。 三.设问句,要用在节骨眼上,不需要强调时,就不要问。 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以及承上启下的作用等等。 五、反问 定义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例子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作用:增强语气,加强表达效果; 六、夸张 夸张种类 作用:强烈突出某一事物的某方面的特征。 当堂练习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

文档评论(0)

我是追梦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