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六、七单元 同步练习(一)旧人教版选修二.doc

高中地理第六、七单元 同步练习(一)旧人教版选修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第六、七单元 同步练习(一)旧人教版选修二

第六、七单元 同步练习(一)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完成1~2题。 月份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风力≥8级的日数 1.5 5.6 0.6 0.8 21.4 平均气温(℃) -3.2 13.7 27.3 14.4 13.2 降水量(mm) 3.3 43.2 247.2 26.2 669.4 1.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江汉平原 2.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 D.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 下图是“黄淮海平原高、中、低产田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①地区为高产田,②地区为低产田,形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降水条件不同 B.热量、蒸发条件不同 C.地形、水源条件不同 D.农业技术水平不同 4.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大量施有机肥,改良红壤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5.辛店洼的“鱼塘—台田”生产模式是一种新颖的() A.种植园农业 B.商品粮基地农业 C.自给农业 D.混合农业 6.在黄淮海平原上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的地形区是() A.岗地 B.洼地 C.缓斜平原 D.滨海平原 7.黄淮海平原今后农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扩大新垦耕地面积 B.挖掘现有耕地生产潜力 C.扩大灌溉面积 D.治理风沙危害 8.关于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临渤海、黄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B.由资料可知,以禹城为例,年降水量可达700毫米,属湿润地区 C.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D.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9.南方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全面恶化,其人为原因是() A.由于农村薪柴资源匮乏,许多地方出现了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 B.有些丘陵地区土壤多发育在丘陵坡脚、河谷及山间盆地中 C.其土壤质地疏松 D.降水集中,沟蚀、片蚀普遍 10.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的特点,农业宜发展() A.台田—鱼塘农业 B.立体农业 C.精耕细作 D.畜牧业 11.南方丘陵山区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首要目的是() A.转移剩余劳动力 B.保护生态环境 C.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 D.缓解人地关系矛盾 12.南方丘陵山区建立立体农业体系,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 A.土地类型结构 B.人均耕地 C.劳动力素质 D.生态环境 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据图判断13~14题。 13.该区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14.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读下图,回答15~16题。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构成图 15.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中,占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A.干旱缺水土地 B.低洼易涝土地 C.盐碱化土地 D.土质过砂土地 16.盐碱化土地治理的措施应是() A.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B.挖沟排水,减少脱盐 C.排灌结合,有灌有排 D.建立“鱼塘—台田”模式 17.黄淮海平原和南疆棉花种植存在的共同的生态问题是() A.沙质土壤 B.都属暖温带,光照不足 C.盐碱化现象严重 D.旱涝严重 18.下列有关水盐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则返盐 B.高温必淋盐 C.干旱高温必返盐 D.干旱低温则返盐 19.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地区的是() A.河西走廊 B.南方丘陵山区 C.四川盆地 D.南疆 20.下列省(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