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1鲁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合作讨论1
材料: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扑灭大火战斗中,国家气象局向森林防火总指挥提供了70余幅反映林火发展情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做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问题:遥感技术在森林灭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还能应用于其他领域吗?
我的思路: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技术就是在这个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一种被称为传感器的仪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中接收地面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的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处理和判读分析,揭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由于遥感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限制少,因而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灾害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各个领域。
合作与讨论2
我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读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材料二:今年从3月18日傍晚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达100小时,甘肃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20日一天内便给北京“输送”了3万吨沙土,北京人均分摊3千克。
材料三:2002年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问题: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____________(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____________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____________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____________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试分析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哪些对策?
(3)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 )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我的思路: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东部平原区。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人类活动虽然不能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想方设法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国通过大规模的治河(或治水)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西部有大片荒漠半荒漠区,气候异常,干旱少雨,冬春常出现强劲西风和西北季风;人为原因: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土地沙化。
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的对策有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轮牧等。
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高科技在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提供图像数据资料,跟踪监测、预报等。
思考过程1 走近遥感技术
1.主干知识
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简称RS,是一种不通过直接接触目标物而获取其信息的一种技术。包括空对地、地对空、空对空遥感,它是实时获取、动态处理空间信息的观测、分析的先进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的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是不同的。
遥感技术的环节: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
遥感技术的作用: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以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图像为例,一幅图像所含的信息量就达7.58×106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件.ppt VIP
- 电线电缆质量手册范本.doc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5)基础模块1Unit 1 Personal and Family Life 单词课件(共20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语言文字运用】考点38 正确使用词语(含答案).docx VIP
- 猜谜语-动物(十六).doc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语言文字运用】考点41 辨析与鉴赏修辞手法(含答案).docx VIP
- 沃森(VicRuns)VD120A-GS系列变频器说明书用户手册.doc
- 2025年10月离任审计述职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2024年《社区JW工作规范(试行)》题库.docx
- 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课件:学习情境四 跨境电子商务售中沟通与服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