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猪场选用饲料的十大误区.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猪场选用饲料的十大误区

小猪场选用饲料的十大误区误区1:蛋白质含量的问题 首先需要科普的是猪需要的不是蛋白质而是氨基酸。蛋白质经消化道消化后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再经小肠吸收,到体内再根据猪的需要来合成猪体蛋白质。一些厂家宣传高蛋白并以此作为卖点来吸引客户。一方面,过高的蛋白质加大了猪消化系统的负担,不但降低饲料营养的消化率和吸收比率,浪费饲料资源,排放的氮源还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饲料厂跟风做所谓的高蛋白饲料,在市场竞争和成本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采用劣质蛋白原料,一些不法商人甚至非法添加来达到高蛋白(如臭名昭着的三聚氰胺就是为了提高粗蛋白含量的恶性欺骗手段)。 饲料的蛋白质要易于消化吸收,氨基酸平衡,蛋白与能量的比例匹配,这样的饲料才是合理而有效的。消化吸收率低的蛋白质(如羽毛粉)再高对动物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相反可能还会有负面作用。 误区2:要辩证地看待药物添加 饲料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猪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素而不是治病的灵丹妙药。一些中小猪场不注重疾病的防控,反倒想依赖饲料厂添加高剂量抗生素来帮他们控制猪病(特别是下痢)。猪有病就应该给服特定药物而不是在饲料中漫无目的地添加高剂量抗生素。这样一方面浪费了成本,把饲料当成兽药来用;另一方面猪长时间服用高剂量抗生素造成肝肾损伤,影响生长发育。 我们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一般开药都是2~4天的用量,为什么?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会越来越大。但我们的加药饲料确要陪伴猪儿一生,如果大剂量添加药物,无疑是在人为损伤猪的药物代谢系统,给猪的生长发育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我们不要说外行的媒体天天在找我们的麻烦,其实我们自己也应该反省了。中国作为全球对大的抗生素使用国,有必要探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药物使用模式了。本行业内的人个个都责无旁贷! 误区3:服务 饲料厂比猪场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专业人才,在技术上比猪场有优势,做一些服务来保证饲料的使用效果和降低养殖户的风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无论做什么,我觉得都应该把握好边界在哪里。 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饲料厂把服务做成了给猪打针,有的业务员甚至要变成去帮手喂猪这样的劳动力了。这样的服务失去了技术的真正价值,可以说是一种不到位的服务。 我觉得真正的服务应该是以建议和信息为主,操作的事情由养殖户来完成到位的:1、根据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消毒程序;2、制定饲养管理规范并教会猪场实施;3、提供市场信息;4、其它提醒。 误区4:饲料感观--气味 一些小猪场在选择饲料的时候主要看的是气味和颜色,如果是新鲜谷物的香味(原味)我觉得是很好的,问题是目前在一些饲料厂的误导下大量添加香味剂来掩盖其饲料中的不良气味。 我一直反对给猪料加所谓的香精,为什么?1、香精的一些挥发性香料的混合物,由于其随着时间而挥发的特性导致其香味岁时间变化,饲料的所谓香味其实是不稳定的;2、香精的气味人闻起来都不舒服(刺鼻),我猜想比人敏感很多倍的猪的嗅觉应该更会感觉受刺激的;3、一些人说的“奶香味”,我问过几个做香料的博士,你尝过猪奶的味道吗?他们都说没有。既然没有尝过,何来所谓的奶香味,可以说全凭猜测。我们集团曾经找人尝过新鲜猪奶的味道,说是没有香味,有一点咸味而已。3、氧化:香精的凭挥发把香气溢出,除了其气味随时间而改变外,氧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饲料陈旧后,添加的香精被氧化后散发出臭味,而猪场老板闻到的是新鲜的香精,和这时候的气味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误区5:感官--颜色 我所接触过的猪场老板,大都数都对饲料颜色很敏感。照理说你做的饲料猪爱吃,长得快,成本低就好了,饲料又不是什么观赏物,为什么还有花那么多心思去考虑颜色呢? 因为颜色问题,营养师在做配方的时候把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原材料剔除了。比如在豆粕高价的时候,用5%的双底菜籽粕每吨可以节省100元成本而不会影响猪的生长和采食量。 一些饲料厂甚至添加着色剂来让饲料看起来更漂亮,浪费了成本。 对颜色的崇拜还让饲料厂在生产和配方修订时小心翼翼,失去了很多降低成本的机会。而这些成本,最后都被转嫁到猪场了。误区6:自配料 自配料真的省钱吗? 我拜访过是自配料农场,其实他们是配方成本都是很高的。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一些预混料厂家为了“突出效果”,盲目将饲料档次提高;另一方面饲料原料的采购成本比饲料厂高很多;再加上他们计算的时候没有将损耗和加工费算进去,在玉米水分高的时候,损耗可以达到1%以上。 自配料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原材料质量无法控制,仅凭感官判断质量。像今年的小麦与麦麸的呕吐毒素污染,感官是无法判断的,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 自配料对于用量不多而保质期有短的原材料(比如麦麸)无法保证新鲜,每次买一点点的话,采购和运输成本又高,买多的话又容易霉变或酸败(特别是广东海南这样的气候),最后往往是将就着用,猪场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霉菌对母猪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还有一些农场,资金不足而靠原材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