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课件人教版第二册.pptVIP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课件人教版第二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课件人教版第二册

王羲之 王羲之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王羲之 读音: 癸(guǐ)会稽(kuài jī)禊(xì)湍(tuān)觞(shāng)骋(chěng)骸(hái)嗟悼 (jiē dào)殇(shāng) 理清思路 第一、二段 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 * *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起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 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被称为“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 《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 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足。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阴?道”)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士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有关“序跋” 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夫(fú) 悟(wù) 趣(qǔ) 一死生(yì) 全文共分三层: 第一层:(1~2)记叙兰亭盛况,抒发“信可乐”的感受 第二层:(3)抒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受 第三层: (4)交待作序的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一、二段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掌握下面词语。 修 、少长 、带 、以为、次、 虽、盛、觞、 所以、 游、 骋、 极 、视听、 信 第一、二段 概括内容要点。 兰亭盛会 作者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信可乐也。 第一、二段 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 时间 地点 目的 人物 环境 活动 天气 感受 永和……癸丑……暮春…… ……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少长…… 此地有……,又有…… 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信可乐也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第一、二段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贤。 “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 “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精心塑造的人格精神或人格理想的标尺。当我们在现实中受到尘世生活缰绳枷锁束缚之时,“山水”便成为我们心灵世界的最后皈依。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之“乐”,固然在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更在于兰亭雅集这样一种简洁、宁静的诗意人生的逼真呈现——这才是作者“乐”之根源。 第三段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掌握下面词语。 俯仰、或 、诸 、怀抱、 因 、虽 、殊、 系、 向 、兴、 修 、期 概括内容要点。 第三段 人生感慨 作者所抒发的人生感慨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作者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岂不痛哉! 作者是如何由“乐”而“痛”的? 第三段 承接上文 不同的生活方式 相同的内心感受 思考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