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旅游地理6.1环境保护概述.ppt

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旅游地理6.1环境保护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 第(1)题,根据示意图来归纳其特点。1996年前指数呈波动下降,原因从用水量和水污染来分析。第(2)题,提高RCWA指数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从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质等角度分析。 5.(2014·山东淄博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汞、铅、镉等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若开矿、加工管理不当,重金属就会随水源等进入土壤。水稻是对重金属吸收最强的谷物。图中F阴影区域为我国大米重金属污染集中分布区。 分析图中F区大米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原因:F区为我国水稻(大米)主产区;又为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及其冶炼加工集中分布区;部分矿产开采及冶炼加工管理水平较低,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措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矿产开采和加工的管理力度;加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监测和研究治理。 6.(2014·新课标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年初,一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互联网上被关注,随之引发了公众对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地下水污染问题正被高度聚焦。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由地表环境污染加剧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新课标·地理·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 选修6 环 境 保 护 高考命题·分析 1.侧重于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治理措施等内容的考查,尤其关注气候变暖、水污染、大气污染、耕地污染、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 2.结合重大的环境问题切入,以统计图、区域图、文字材料为背景来呈现信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论证阐述的能力,如2014年江苏地理卷、福建文综卷分别考查了土壤污染、河流污染的相关知识。试题以综合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 1.环境与环境问题:①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②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①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②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①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②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①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②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①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②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考情分析 考试大纲 第1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特点 归纳总结 1.表现 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全球环境恶化等问题。 2.成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原因及危害表现如下: 3.特点 有些环境问题不止影响某一国家或地区,而且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规模的全球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过程的不可逆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表现 特点 典例探究 例1 (2014·新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日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解析】 本题考查野生动物的保护。根据材料可知,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迁徙途中死亡的原因可能为途中缺少休憩地、缺少食物及天敌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