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生态学.

第一批次 选择题(略) 问答题 1.答: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对农业生产的复杂现象,从本质上(物质与能量转换的本质上)做出生态学的解释。(2)以结构化的科学知识和系统分析的思想研究农业生产的系统过程,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3)通过对物质、能量的运转与区域农业发展关系的分析,探求农业生产的限制因子与优化调控途径。(4)在加强现代环境意识的基础上,探讨并把握生态—技术—经济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便从农业的整体动态层次上,探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与途径。 2.答:(1)r对策(又称r选择):有利于增加内禀增长率的选择。如大多数昆虫、农田杂草、土壤微生物;(2)K对策(又称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如大多数脊椎动物、森林树种。(3)指导意义:在农业生产中,r对策生物能迅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K对策生物具有稳定环境的作用,可适当配置r-K型谱系中的各种生物以提高系统的生产力。例如,利用浮游生物、蚯蚓、蜂、蚕、食用菌等生活周期短、繁殖快的特点,以加速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养分流失,增加农产品产出量;利用多年生的林果、竹木和牧草等以稳定农业生态环境;多数大田作物和家畜家禽则属于r-K谱系中的中间类型。 3.答:(1)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 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 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2)在农业中的应用: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边缘效应,保护生物资源,提高农业生态 系统生产力和生产效益。例如,适当增加森林和草原的交接带,以保护和增殖野生动物; 充分利用水陆交接处的边缘效应发展滩涂养殖,生产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和各种 贝类、鱼、虾等;利用城镇与农村交接处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发展独具特色的 城郊型农业。农业生产上,单优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寡,资源利用率低,抗逆能力弱,其稳产高产的维持依赖于外部人工能量的持续输入,由此带来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弱。立体种植则是利用边缘效应原理,构建一个多层配置、多种共生的垂直多边缘区,以此实现各边缘区对资源的划分和各生态位的“谐振”,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如在中国南方的茶树唱橡胶立体种植结构中,橡胶与茶树在地上和地下形成边缘区,避免了两者对光照和水肥的竞争,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 。类似情况见于玉米套种马铃薯,春(冬)小麦间作玉米,玉米套种辣椒,梨树套种苜蓿,葡萄套种茶树等。轮作则是利用群落的时间边缘效率,如前在种植的豆科作物能够改善土壤中的N素状况,为后茬作物创造一个较理想生长环境。同样在重新使用撂荒农田时,应充分考虑前茬作物是否在土壤中存留有抑制作物生长的他感物质,如是,则会因“时滞”而产生的“时间边缘效应”贻害后作作物(如连作障碍)。 4.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5.答:土壤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更为普遍。微生物间存在抗生关系,一种微生物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抗生素)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等植物借化学物质影响其他生物的事例。在上述根瘤的例子中,根同土壤内的根瘤菌便是在豆科植根分泌的物质刺激下生长和繁殖的。此外,高等植物的代谢与动物很不相同,除了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等普遍存在并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外,还制造出上万种所谓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大多没有明显的生理功能,但却能抑制某些邻近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或驱避吃食它们的动物。从而造成它们之间的一定的均势状态。 第二批次 选择题(略) 论述题 1.答: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1)、 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 (2)、 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种内和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3)、 中性作用。? 应用:(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利用正相互作用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利用负相互作用 2答:主要途径有:(1)区域经济、城镇、人口的发展方式及规模,要限制在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的可承受能力之内;(2)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由人治全部改为法治,让决策更加科学化。 自然生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