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言的文学人生.doc
莫言的文学人生
倘若用抒写的文字来比喻他的一生,那么他的经历是长篇,他的作品来由是中篇,他的一颦一笑一个表情是短篇,就连他一时兴起说的话,整理整理也是一篇泛着醇香的散文。他就是这样一位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作家――莫言。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从一个普通的乡村少年,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朴实,是莫言人生中学到的第一课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市的一个偏僻小村落里。村里有个习俗,产妇分娩时,身子下面要垫着一层浮土,婴儿生下来,就落在那层浮土上,应和“万物土中生”的道理。浮土是莫言父亲从大街上扫回来的,这一捧浮土也是莫言与这个世界交流的第一种物质。浮土里充斥着牛羊粪便和野草种子等味道。正是这浮土滋养了莫言的笔端,滋养了他那文学大树的枝干冲天,绿荫匝地,让他这个作家当得挺靠谱。
儿时的莫言不遭人喜爱,他对自己的总结也很不客气:丑、懒、馋。十二岁那年,莫言因为拔了生产队的一个红萝卜,被罚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回家后被父亲用蘸了盐水的绳子抽打。连有着些许世外仙人气质的爷爷也不解地说:“不就是拔了个萝卜吗?哪用得着这样打?”但又有谁知道,打在孩子身上,痛在父亲心头。父亲的这番举动只是想让莫言明白做人做事需“朴实”。从此,“朴实”二字莫言牢记心头,这人生中第一次教诲也为莫言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1976年,21岁的莫言爬上了装运新兵的罐头车,别家孩子都与亲人流泪告别,他则雀跃得如同飞出牢笼的鸟,满脑子的新疆西藏、天涯海角……未出过远门的莫言对外面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好奇和向往。
莫言所在的新兵连的连部设在黄县县城西北角的一座叫丁家大院的豪宅里,那座豪宅在胶东半岛赫赫有名。进去时,首先看见的是一座高大的影壁,上面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数十个新兵站在影壁前听一个干部点名。“管谟业。”“到。”“跟着班长进去。”“是。”他随着一个老兵进到一栋雕梁画栋的大房子里,把背包放下。莫言的军旅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虽说未能实现“天涯海角”的愿望,可父亲对他那“朴实”的教诲还是发挥了些作用。就餐时,别的战友一餐吃四个馒头就饱了,可他吃了八个肚子还觉得空,再吃又怕领导觉得自己的思想水平低,于是咬牙不吃了。这份“朴实”让莫言只得饿着肚子站岗,他哪里都饿,腿没溜号脑子溜号了。他幻想那戴着用麦秸草编成的雪白草帽的美丽姑娘――麦秸草编成的草帽是莫言见到的最漂亮最金贵的草帽,家乡的漂亮姑娘都戴这个,不漂亮的戴芦苇编成的斗笠。那姑娘戴着草帽来到美丽的海岛边疆,对在那里站岗的大兵一往情深,日弹钢琴三百曲的优雅的姑娘和能日背唐诗三百首的大兵相会。想到这里,莫言往往咧嘴笑了,忘记了自己的肚皮贴脊梁的现实。
但现实总是现实,跟他一起来当兵的小老乡在梦里还叭嗒嘴,而他的肚子早就叽里咕噜地说话了。青春的饿和肚子的饿让他睡不着了,然后就起床,把站岗的白日梦落在了笔上。漂亮的姑娘、俊朗的容颜、美丽的海岛、坚定的信念――这些都是他缺少的,是他做梦都想的,当然他还渴望写的东西能换来稿费,好让自己去餐馆吃一顿肥肉馅的水饺,就自个儿去吃,让自己吃个饱。也许正是因为他当初的那份可爱的“朴实”,才得以让那份真诚的情感流淌于笔尖,打动所有的人。在他看来,父亲倡导的“朴实”还是蛮靠谱的。
书籍,是莫言的忠实伙伴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少年莫言耳濡目染,尤其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里,莫言对书籍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把它看作自己一生中最好的伙伴。关于读书,莫言还有一个鲜活的故事。莫言和他的兄弟都喜爱看书,他二哥也是个书迷。由于当时农村没有电,夜间只能靠一盏小煤油灯照明,而煤油灯的火苗如同一粒黄豆般大小。夜间,莫言的母亲在锅灶上做饭,也只能依赖这仅有的一盏煤油灯。兄弟俩借着煤油灯那微弱的火光,陶醉在和梦似的书的世界里,直到天黑也不愿放下手中的书本。几年后,莫言家中那道陪伴他夜间读书的门槛也被他踏得明显凹下去一块。至今,每每有人问及莫言“谁是你人生的最要好的朋友时”,他都会会心一笑:“我的书本。”
至于为什么如此痴迷于书本,莫言坦言,没有文化的生活,就如同一潭死水,了无生趣,生活也“荡不起半点涟漪”。书本这个东西犹如一位翩翩起舞的女子,又像一幕气势磅礴的大戏,能把你抓住,能吸引住你。莫言还讲述过他读书的不易。“那时候书非常少,一个村子里有几本书大家都了如指掌。为了看书,我想尽了一切办法,提前拿着自己仅有的几本书跟人家交换,人家不感兴趣就帮人家干活,帮人家推磨,割麦子,换来阅读人家家里藏书的机会。后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书都被我看完了。十几个村庄也没有多少书,顶多也就是几本经典著作和二三十本杂书。”书虽然很少,但他读书的热情丝毫不减。在莫言的身上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云新南航空公司acars系统培训.ppt VIP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87814.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教案 第11课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一).docx VIP
- 大众蔚领保养手册.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设计.doc VIP
-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pptx VIP
- 2026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pptx VIP
- 冯唐成事心法读书札记.docx VIP
-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新闻采访与写作》电子课件 第三章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