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控理论实验指导书讲述
自动控制理论
实 验 指 导 书
信息工程学院
2005年10月
第一部分 实验要求
实验前做好预习。
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实验仪器,用毕恢复原状。
接线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通电。
实验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检查实验记录、验收仪器后,方可离开。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线路;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测得的数据、波形等);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第二部分 实验
实验一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实验目的
学习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实验测试方法;
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参数对暂态性能指标的影响。
实验设备
XMN-2型模拟仪。
超低频示波器。
万用表。
实验内容
典型二阶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二阶系统框图
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用图2所示电路可模拟二阶系统。其中4个运算放大器分别构成如下环节:
图2 用运算放大器构建的二阶系统
上式中op1、op2、op6、op9分别和模拟仪的运放单元相对应。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阻尼比与时间常数T、比例系数K满足下列关系:
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保持不变,改变阻尼比,输入单位阶跃信号,观察和记录响应曲线和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的变化。
取,使,可得。
令,其他参数不变,此时,。
令,其他参数不变,此时,。
阻尼比保持不变,改变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输入单位阶跃信号,观察和记录响应曲线和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的变化(与上述第一组参数下的结果比较)。
取,使,可得,。
3.将以上四组测量结果列表给出,并和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的理论值相比较。
思考题
推导图2所示电路的闭环传递函数,并确定、和的关系。
该电路的输出的稳态值是否等于阶跃输入信号的幅值?为什么?
实验二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实验目的
学习频率特性的实验测试方法;
掌握根据频率响应实验结果绘制伯德图的方法。
实验设备
XMN-2型模拟仪。
超低频示波器。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万用表。
实验内容
惯性环节的频率响应
惯性环节的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惯性环节电路
根据图3所标参数,可知其传递函数为:
由惯性时间常数为T = 0.02s,可得转折频率为。
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做输入信号,信号幅值调至1v左右,逐一按表1给出的f值调整正弦信号频率,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输入、输出的幅值比及相位移。
表1
1 2 5 8 10 20 30 50 80 100 积分环节的频率响应
积分环节的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积分环节电路
根据图4所标参数,可知其传递函数为:
T = 0.02s为积分时间常数。当输入正弦信号的角频率为时,输出正弦信号的振幅和输入相等。
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做输入信号,信号幅值调至0.5v左右,逐一按表2给出的f值调整正弦信号频率,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输入、输出的幅值比及相位移。
表2
1 2 5 8 10 20 30 50 80 100 3.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绘制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波德图,绘制时将频率转换为角频率。将实验测得的波德图与理论曲线比较。
思考题
测量环节或系统的频率响应时,输入正弦信号的频率范围应如何选择?频率间隔选多大?
输入正弦信号的幅值应如何选?过大或过小有何影响?
时间常数改变对频率特性有何影响?
实验三 控制系统的校正
实验目的
研究校正装置对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影响;
学习校正装置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设备
XMN-2型模拟仪。
超低频示波器。
万用表。
实验内容
典型二阶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二阶系统框图
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用图2所示电路可模拟二阶系统。其中4个运算放大器分别构成如下环节:
图2 用运算放大器构建的二阶系统
上式中op1、op2、op6、op9分别和模拟仪的运放单元相对应。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阻尼比与时间常数T、比例系数K满足下列关系:
在该系统中加入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位裕量≥50o,增益裕量≥10dB,同时保持静态速度误差系数不变。
其传递函数为:
参考模拟电路
传递函数
校正后的系统方块图
校正后的系统模拟电路图
运算放大器功能
op1,op2,op9,op6同实验1,op3为超前校正环节。
调整Rf=40k,使K=0.4,计算此时未校正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画出未校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Bode图,确定其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
观察并记录未校正系统接成放大倍数为1的反相放大器时闭环阶跃瞬态响应曲线①,标出MP,ts;[x(t)=I(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EBZ200悬臂式掘进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教学能力比赛-教学实施报告(基础会计).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 : 校勘与辨伪.ppt VIP
- 学校食堂供应商评价表(参考模板).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 禁毒教育知识培训.pptx VIP
- JB-QB-FS5101火灾报警控制器_使用说明书.pdf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册).pptx VIP
- 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