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苍南何氏夹纻漆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苍南何氏夹纻漆器

温州苍南何氏夹纻漆器 郭沫若曾用这样的诗句称赞脱胎漆器—— 天下谅无双 人间疑独绝 流传百年的苍南脱胎夹纻漆器亮相今年拦街福 /   2010年03月21日 12:05   仿古漆碗   仿古漆盘   初上漆灰   苍南脱胎夹纻漆器传人何必阔在做泥胎   未上外漆的夹纻胎   堆漆   未完成全部工艺流程的堆漆龙纹瓶   用犀皮法做成的脱胎夹纻漆器   用镶嵌法做成的脱胎夹纻漆器   用雕填法做成的脱胎夹纻漆器   脱胎夹纻漆器佛像 ?? 杨思好 文/摄 ?? ?? “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郭沫若曾用这样的诗句称赞脱胎漆器,其实,这种漆器的制作技艺一直在温州民间传承着。继去年7月,苍南县青年工艺美术师何必阔被认定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苍南脱胎夹纻漆器”法定传承人后,本月,何必阔制作的夹纻漆器参加我市拦街福活动中的民间工艺品展览,市民得以一睹这在我市传承一百多年的独特工艺的风采。 ?? 发祥传承源远流长 ?? “纻”就是纻麻,也指用苎麻织成的布。夹纻漆器,就是在预先制好的木质或其它质地的胎体上,逐层交错裹上以纻麻布和以生漆拌砖瓦研成的粉末而成的“漆灰”做成胎骨的漆器。这种工艺技术源于战国,兴于汉代,魏晋时期走向成熟。 ?? 脱胎夹纻漆器是去掉内胎模型的夹纻漆器,这种工艺技术是汉代夹纻漆器工艺的发展,兴于晋代夹纻造佛像。即用泥塑佛像为模型,然后在塑像上用漆裱上纻布并在布面刮盖漆灰,根据佛像的大小需要反复裱布、刮灰、打磨若干次,做成稳固的胎骨,待漆灰干固后,将内部的泥像用水溶化脱出,成为脱空的夹纻胎,再在胎面髹漆画彩。这种技艺被元代《辍耕录》称之为“搏换脱活”,明清时叫做“脱纱”,现在一般称为“脱胎”。用这种方法做成的漆器,轻巧如浮木,便于携带,外观造型胜似陶瓷,但又比陶瓷坚实耐摔,与木胎漆器相比,又具有轻便、不易受外部条件影响而变形、开裂的优点。脱胎夹纻漆工艺从其制作程式看,渗透着冶铸行业的模、范工艺以及土木建筑的涂壁工艺等多种手工工艺技法,应是多种工艺技法交融的结晶。 ?? 苍南龙港“何氏脱胎夹纻漆器”制作工艺是温州漆艺的独门绝技之一。1875年,今属龙港镇的艺人何盛瀛从平阳水头镇亲戚家学回了脱胎夹纻造佛像的技艺,并传给了他的三个儿子,其三子何传坤独具灵性,不仅承传了父艺,还独创了桐油夹纻制胎法,开发了一批仿古漆器,漆艺誉满苍平。何传坤将一身所学所创传给了儿子何经璧和内亲姜颜生,逐代相传,传承人日众,达数十人之多。何氏夹纻漆器产品大量销往雁荡山、五台山等风景名胜和佛教圣地。然传至第五代,因制漆工艺既累人又一身油漆,学者寥寥,只有何必阔、谢德好、谢树三人。今年32岁的何必阔,16岁学艺,眼看夹纻漆艺面临绝传,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在熟练运用传统制胎和髹漆技法的基础上,创新了石膏制胎法、塑胶制胎法和分模复合模型制胎法,开发了一批新型的更富有工艺特色的产品和多种色漆的配方方法及漆面装饰方法,使得何氏夹纻漆器更加绚丽多姿、丰富多彩。 ?? 制作工艺神秘细腻 ?? 脱胎夹纻漆器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则需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制作的程序无非分制胎与装饰两个部分,但所用的工具却需碎机、拌棍、剪刀、刻刀、夹子、画笔、推皮、刷子、喷机等10余大类数十种之多,完成一件作品所用的时间长则需要数月之久。 ?? 制胎,又可分为细泥塑形、胶料隔膜、上灰、夹纻、细灰找平、挖胎泥、修剪、打磨等过程。 ?? 细泥塑形,就是用泥土塑造模型。这道工艺是制作整件作品的基础,关系到一件作品的造型和形体结构。塑形结构合理、比例协调、造型新颖而独具特色,作品则大方优雅。为此,其制作与黄杨木雕等工艺一样,首先精心设计好作品的形体结构,再按设计比例图稿,用软硬适中的粘土做成胎型,继而用“操碲”擦磨平整,完成整个泥底模型的制作。 ?? 胶料隔膜即贴薄膜。泥胎做好后,在泥巴未干之前即可在其表面贴上一层不粘泥、容易削离的胶料隔膜。 ?? 上灰。即在贴好隔膜的泥胎上刮上第一道漆灰。刮第一道漆灰,称“打底灰”,要求均匀、平整,这样,脱胎后的夹纻胎腹部则较光滑平整。 ?? 夹纻。第一道漆灰干后,再刮上第二道漆灰,并马上将预先剪好尺寸的纻布贴上,用较硬的毛刷将其按平贴紧(不能有一丝的空漏处,否则会影响整个夹纻胎质量),再在布面上涂上一道薄薄的漆灰。待干后,再找上一层漆灰,再贴上纻布,再刮上一层漆,候干。上灰与夹纻布,就像建造房子的浇水泥,灰的作用像水泥,纻布的作用就像钢筋,要根据器型的大小需要,反复叠加若干层灰与布。器型大,上灰和夹布的层次就要多些,这样器型才坚固。 ?? 找平。完成最后一道夹纻、刮灰后,为了使器形表面更加光滑平整,还要用极细的粉末灰将表面找平,不留下任何空隙和缺陷。 ?? 挖泥胎。完成找平、晾干后,确认胎骨已坚硬,即可将器物翻倒,用凿从底部挖出泥土

文档评论(0)

guojiahao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