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沙尘暴 写出了走马川雪海边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轮台九月的夜间狂风怒吼,斗大的碎石被风吹得满地乱滚。是一幅飞沙走石的绝域风沙图,勾勒出了险恶的自然环境,起到烘托大军压境,激烈战斗即将展开时的紧张气氛,反衬唐军将士豪迈顽强的精神面貌!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有人评价这首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请赏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在这几句诗句中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细节描写,写出了边疆天气寒冷的特点。 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也反衬出战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所写景物奇特,却是边疆生活的真实反映。 总结 作者运用了夸张、反衬、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通过对艰苦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战士昂扬的斗志。 课外拓展: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阅读思考 1.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 边塞环境的险恶,形势的险恶。 诗歌后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全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战争频繁,战事惨烈 歌颂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反衬 这首诗与岑参的是有何相同之处? 相同之处: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昂扬的战斗精神。 作业: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含蓄蕴藉、凝练、含义深刻。 边塞诗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 塞外的羌笛悠悠、楼兰的胡茄漫漫,大漠的孤烟缕缕、蓟门的风沙茫茫 …… 塞上听吹笛 高适 创作分期  高适生平和创作可分四个时期: ①开元二十年前,谋事不成,困守家中,是诗歌创作开始时期; ②开元二十年至天宝八载,首次出塞,浪游无成,为创作极盛时期;   ③天宝八载至十四载,侧身下僚,从戎入幕,创作才能继续得到发挥;   ④至德元载(756)后,仕途得意,虽然也写过一些佳作,但总的说来,较前三个时期逊色。 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