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来水净化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来水净化技术自来水净化技术

自来水净化技术研究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 第一代自来水净化工艺 自来水厂净水常规处理工艺主要是由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等工序组成其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以粘土胶体微粒和致病细菌为主要去除对象的基础上,该工艺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水厂所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去除对象是引起水浑浊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混凝、沉淀和过滤在去除浊度的同时对色度细菌和病毒等也有一定去除作用。通过向水中投加氯气、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杀灭滤后水中致病微生物达到饮用水水质要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碳等[4],活性炭对分子量在500~3000的有机物有明显的去处效果,去除率一般为70%~87%. 2.2 生物预处理技术 生物预处理]对水中氨氮的去除最为有效,同时,还可去除一些有机物和铁、锰。目前,该项技术在上海与浙江嘉兴地区已有应用。 生物预处理工艺以生物膜法为主,包括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法。生物预处理的填料(填料可根据处理水质的不同采用生物陶粒填料或卵石填料上生长着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从而形成生物膜。当与水接触时,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常规工艺不能充分去除的氨氮、亚硝酸盐氮、藻类、臭味等;同时,去除或减少可能在加氯后生成的致突变物质的前驱物,从而使水得到净化。 生物预处理对某些降解缓慢的化合物,如氯仿、三氯乙烯等的去除效果较差,对优先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不佳,且无法间歇运行等。 2.3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O3-BAC) 臭氧(O3)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它可使水中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状态,改变水中成分达到净水的目的。但O3容易引起细菌繁殖。臭氧的强氧化性也造成它在水中不稳定,容易失效,在管网中杀菌效果不能持久,因此臭氧很少在水深度处理工艺中单独使用,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臭氧与活性炭联用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在日、欧、美广泛应用。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2。 图2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流程 2.4 高级氧化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和农药残留物。 (1) TiO2-UV联合工艺 高级氧化研究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水处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很少。 (2) 臭氧高级氧化-生物活性炭(AOPs-BAC)工艺 该工艺是采用臭氧高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滤池联用的方法,将臭氧高级氧化、活性炭物理化学吸附、生物氧化降解几种技术合为一体。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微量有机物和氯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等有机指标。 2.5 活性炭-膜技术 在活性炭-膜技术组合系统中,利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对污水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以降低浊度、色度和各种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浓度,用膜进行处理后可有效地解决出水中含有一定量细菌的问题,保证了出水水质。 2.6 超声空化技术 在超声水处理过程中,声空化诱发的高级氧化过程对于降低水污染物的毒性、 降解难于降解的有机物和提高生化比等都有较好的效果。现阶段超声空化技术主要用在实验室小水量的处理研究中,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3 第三代自来水净化工艺 20世纪末叶,水中发现了新的致病原生动物——蓝氏贾第虫和隐孢子虫(“两虫”),出现了藻类大量繁殖以及藻毒素、嗅味、水的生物稳定性、有害水生生物——剑水蚤和红虫等重大微生物安全问题。膜分离技术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之一 3.1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膜分离技术能耗低。 (2) 膜分离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因而特别适于对热敏感的物质,如对废水中有价值的重金属、化学药品、生产原料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过程。而用膜法处理饮用水,其出水水质只取决于膜自身的性质,如膜孔径、膜的选择性等,与原水水质无关。 ( 3) 膜分离技术适用的范围广。反应过程不会改变物质的属性,不需要添加剂参加反应,不会带来新的污染物和浪费其它物质,可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过程。 ( 4) 膜分离法分离装置简单,操作容易且易控制,便于维修且分离效率高。与常规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 5) 膜分离技术设备可实现定型化。自控性强,便于管理和运行,也有利于产业化发展。 3.2 微滤 微滤(MF),又称精密过滤,对于微滤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径来表征,通常孔径范围在0.1~1μm,故微滤膜能对大直径的菌体、悬浮固体等进行分离。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膜孔径在0.001~0.1μm分子量之间。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