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的主要污染物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水体富营养化的“杰作” 1.油类污染现状 2、石油污染的危害??? 目前,世界上60%的石油经海上运输, 为增加运载量、降低成本,油轮越造越大,事故率也越来越高。 油类已成为水体污染,特别是海洋污染的主要物质。因人类活动而进入海洋的石油每年达1000万吨,约占全世界石油总量产的0.3%~0.5%。??? 石油污染除来自移动污染源之外,还有相当部分来自固定的污染源,仅在北海海面,便星罗棋布般竖着150多个钻井平台,约有5000英里海底石油输送管线与海岸相连,仅这些油管每年渗漏到海中的碳氢化合物就有3万吨,造成海洋生态恶化,马哈鱼、鲟鱼等物种几乎绝迹,海豹成群死亡事件时有发生。??? 局部地区的战争更为石油污染雪上加霜,据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估算,仅伊科战争期间流入海湾的原油就达700万桶,北部海湾海豚、海龟、烈鸟、苍鹭已灭绝,海洋生物恢复至少要20年,土壤石油污染的恢复期将更加漫长。 1989年,美国21万吨级油轮“埃克森. 瓦尔迪兹”号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5000万加仑原油泄漏,为清理污染海域,收集焚化海鸟及鱼类尸体,就花费半年时间,焚化后产生的油浸物质达5万吨,并需花巨资运往有毒物质垃圾场处理。 1997年,俄罗斯“纳霍德卡号”油轮在日本根县隐奇岛附近沉没,船内原油在海面形成数十条油带涌向日本海岸。景色优美的海岸一夜间成为漆黑粘稠的“石油岸”,沿岸盛产的鲍鱼、加吉鱼、紫菜、甜虾等名贵水产遭到灭顶之灾。? 1.油类污染现状 2、石油污染的危害??? 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危害极大。 石油在海面上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的交换,影响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油膜减弱太阳辐射能量,影响海洋植物光合作用。 被油膜沾污皮毛的海兽和海鸟,将失去保温、游泳、飞行的能力;油类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透性,进而影响生物体生理、生化过程;油类还会粘住海兽和鱼类的呼吸器官,使其窒息而死。 如海水中含油100毫克/升,可使95%的美洲海虾幼体于24小时内死亡。 油类会降低水生生物的品质和数量。 2、石油污染的危害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 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可使海域成为死海; 形成“赤潮”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在繁殖和死亡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再加上稠密的“赤潮”生物及其分泌物,会阻塞鱼鳃和贝类的进出水口,引起鱼虾、贝类缺氧死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鱼类和贝类吞食后会中毒,人类食用也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2.使渔业和水产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见下图) 赤潮的危害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0世纪以来,赤潮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仅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统计资料显示,有记载的赤潮毒素中毒事件有近千人,200多人死亡。日本的濑户内海是赤潮的高发区,仅1976年就发生了326次之多。 赤潮现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菲律宾某海域1983年发生“赤潮”,此后相继有1500多人染上贝类中毒麻痹症,有90人死亡,卫生部门下令禁止在“赤潮”污染区捕捞贝类,要求公众不要食用这些海域的贝类产品。 赤潮实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