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PLC的交流伺服系统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PLC的交流伺服系统设计

机电伺服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交流伺服系统设计 1.设计要求   以教材P133页机械传动系统为例,试根据给定参数(必须改变Z2:Z1)选择松下或者安川交流伺服系统并进行校核。 确定伺服系统的电子齿轮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以plc作为控制器,采用位置模式(或者速度模式)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试设计实验系统并调试运行,完成设计报告。给出电路图,plc程序以及电机参数设计。 伺服系统的结构如教材P133图6-18所示,参数如下: 齿数比:; 指令脉冲当量:; 编码器每转反馈脉冲数: ; 丝杠螺距:; 快进速度:; 丝杠飞轮惯量:; 齿轮2飞轮惯量:; 齿轮1飞轮惯量:; 每次进给长度:l=150mm; 每次进给时间:; 每次进给次数:N=20; 工作台轴向运动力:; 驱动效率:; 摩擦系数:。 2.设计过程 电动机每转位移量; 脉冲当量(位置分辨率),反馈脉冲当量=,脉冲当量为0.01mm/pulse,两者不符,故使用电子齿轮。 , 所以,; 电动机转速 因快进速度,,,所以电动机应有的最高转速为; 指令脉冲频率 每次进给位置信息存储地址数; 负载转矩 负载飞轮惯量,工作台换算到电动机轴上 换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总飞轮惯量 选定伺服电动机 电动机的额定转矩应大于或等于, 额定转速, 选择预选松下伺服伺服电动机MSMA202A1G,小惯量20W带键槽200V的无制动器的伺服电机。选用的是五线制增量式编码器(分辨率为10000)额定功率200V,额定转速。驱动器选择与之配套的松下MINAS-A4系列MSDA203A1A,所选电机及驱动器满足要求。 3.系统设计 本系统采用omronPLC控制,并使用位置模式原理连接线路 1)位置模式原理接线图 实验过程中我们用了puls1和sign1两个脉冲输出口,使之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先检验一下交流伺服电机在空载状态下进行试运行 Ⅰ. 熟悉交流伺服电机的交互界面; Ⅱ. 没有电机负载情况下的试运转(JOG); 操作步骤如下: ① 接通电源 电机面板显示电机转速 ② 切入参数设定 按SET键 按MODE键4次 按 向下键2次 ③ 设置JOG方式 按SET键 按 向上键(按下3秒) 此时横杠向左增加 按 向左键(按住直到显示5rU_on) ④ 电机旋转 反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 注意:JOG方式速率由Pr57确定 Ⅲ. 在JOG方式下,对交流伺服电机转速的调整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① 接通电源 电机面板显示电机转速 ② 切入参数设定 按SET键 按MODE键 按 向下键直至PA_ 57变量 按SET键(显示设定速率) 用 或 键可设定所需要的速率 注意:JOG方式下速率的设定范围为了0~500 r/min 按SET键(显示设定速率) Ⅳ. 调整后的速率存入存储器的方法 经空转检验,电机运转正常,下面进行位置控制。 (4) 位置模式和速度模式下参数调整 a. 连接CNI/F。 b. 把控制信号(COM +/-)接通电源(12到24VDC)。 c. 接通驱动器主电源。 d. 核查参数的设定值。 e. 接通SRV-ON(CNI/F29脚)和 COM-(CNI/F41脚)。使伺服ON有效。电机将保持激磁状态。 (5)根据题意实现每次进给时间; 每分钟进给; 程序如下: 二、复合控制为什么能够提高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论述之。 答:由于重复控制有一些缺点,故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相结合,既可利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又可以利用重复控制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基于重复控制和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的复合控制如下图。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并联在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共同对系统的输出产生影响。根据控制理论,复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各个子系统的稳定性。 复合控制对于交流伺服系统而言,一方面能够提高快速跟踪性能,即使得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快,跟踪误差小,过渡时间短,且无超调或超调小,振荡次数少。另一方面,提高稳态精度,即系统稳态误差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常规控制方法很难满足交流伺服系统的高性能要求,普遍是以PID 控制为基础,再加上各种辅助控制以改善其性能。 三、矢量控制原理及其在PMSW 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交流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藕合的多变量系统,为了便于对电机进行分析研究,有必要对实际电机进行如下假设,抽象出理想化的电机模型: (1)忽略空气谐波,设三相绕组对称,在空间互差120度角度,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周围按正弦规律分布; (2)忽略磁路饱和,各绕组的自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