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像通信系统设计.
图像通信系统设计摘要:本文设计了一个图像通信系统,使用Matlab编程实现图像压缩和图像重建,其中的编解码算法是基于DCT变换的JPEG图像压缩标准。本文仿真是对512*512大小、8bit/pixel灰度、BMP典型测试图像Lena进行仿真实验。由于图像在采集与传输过程中常常混入噪声(高斯噪声、椒盐噪声等),所以对测试图像加噪。首先用不同的去噪算法去噪(均值滤波、中值滤波、自适应中值滤波、Wiener滤波、高斯平滑滤波等),然后对去噪后的图像压缩重建,分析了压缩性能。经仿真验证,基于DCT变换的JPEG的算法不复杂,当进行低压缩率的静止图像压缩,图像质量较高;当进行高压缩率的静止图像压缩时,图像压缩出现“模块效应”,图像质量急剧下降。关键词:图像通信系统;Matlab;JPEG图像压缩;噪声;压缩性能1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中。但是图像具有庞大的数据量,不便于存储和传输,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压缩,因此有必要对图像压缩编码标准进行研究。在众多的图像编码标准中, JPEG标准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在数字图像压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在介绍JPEG图像压缩原理的基础上,用Matlab对标准灰度图像进行JPEG压缩与重建,设计出图像通信系统,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图像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2.1图像通信系统概述图像通信系统所传送的主要是人的视觉能够感知到的图像信息,包括自然景物、文字符号、动画图形等。在通信的发送端,首先由图像输入设备将图像信息变为电信号,经光、电等传输媒体传送到通信的接收端,再将其恢复为视觉可以接受的形式。2.2数字图像通信系统的系统框图图1 数字图像系统框图人眼所感知的景物一般是连续的,被称为模拟图像。连续模拟函数标识的图像无法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也无法在各种数字系统中传输或存储,必须将代表图像的连续信号转变为离散信号。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图像信号的数字化。经数字化的图像通信系统被称为数字图像通信系统。2.3 数字图像压缩系统 图2 数字图像压缩系统的基本组成2.4考虑噪声时的压缩系统 图3 考虑噪声时的压缩系统3基于DCT变换的JPEG图像压缩3.1 JPEG概述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ISO和CClTI联合制订的适用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单-色静止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它由联合图像专家组于1993年提出正式标准,主要用于对静止的连续单色图像和彩色图像压缩和解压缩,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方式。JPE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 ①以离散余弦变换(DCT)为基础的有损压缩算法; ②以预测技术为基础的无损压缩算法。3.2 JPEG有损压缩算法有损压缩算法是对JPEG压缩标准的主要应用。在有损压缩算法中, JPEG算法首先通过DCT变换去除数据冗余,再使用量化表对DCT系数进行量化。对量化后的DCT系数进行编码使其熵达到最小,熵编码采用Huffman可变字长编码。主要采用基于块的离散余弦变换消除图像的空间冗余,利用人的视觉系统特性对变换系数进行量化,最后通过无损变字长熵编码消除视觉冗余和数据统计冗余,实现图像压缩。译码(或者叫做解压缩)的过程与压缩编码过程正好相反。下图为JPEG算法框图。图4 JPEG算法框图3.3 JPEG的编解码模式JPEG允许的4种编解码模式分别是:基于DCT的顺序模式;基于DCT的渐进模式;无失真模式以及层次模式。3.4 JPEG的优缺点JPEG的优点是适用于各种静止的连续色调图像,允许压缩软件和硬件在许多平台上实现,高压缩比,提供累进模式和分级模式,可部分解压缩图像。缺点是大压缩比时会产生方块和蚊式噪声bJ。3.5 JPEG图像压缩的步骤3.5.1数据分块对图像进行编码前,将每个分量图像分割成不重叠的8×8像素块, 每一个8×8像素块称为一个数据单元(DU)。在彩色图像中, JPEG分别压缩图像的每个彩色分量。虽然JPEG可以压缩通常的红绿蓝分量,但在YCbCr空间的压缩效果会更好。这是因为人眼对色彩的变化不如对亮度的变化敏感,因而对色彩的编码可以比对亮度的编码粗糙些,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上。因此,编码前一般先将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YCbCr空间,再把各分量图像分割成8×8数据块。 在对图像采样时,可以采用不同的采样频率,这种技术称为二次采样。由于亮度比色彩更重要,因而对Y分量的采样频率可高于对Cb、Cr的采样频率,这样有利于节省存储空间。常用的采样方案有YUV422和YUV411。把采样频率最低的分量图像中一个DU所对应的像区上覆盖的所有各分量上的DU按顺序编组为一个最小编码单元(MCU)。对灰度图像而言,只有一个Y分量,MCU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