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课件戊戌变法名校课件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袁世凯的出卖 B.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C. 顽固派势力强大 D. 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B. 光绪帝宣布变法 C. 是一场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 又称“百日维新”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贼”指谁?为什么“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这次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变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很难成功 谭嗣同想做第一个中国因变法而牺牲的人,希望唤醒人们的觉醒 说明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才能摆脱列强的侵略,使国家富强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 资产阶级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帝国 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 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 材料二 1863—1894年这30年,中国民办企业数共计119 家,投资额680万元,而1895—1898年这甲午中日战 争后的三年里,企业数就达74家,投资额更是达到了 1432万元。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而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 族资本主义则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材料三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 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窃认为今之为治, 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 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公车上书》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开始登上历史 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帝国主义 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 临亡国的严重危机。 材料二: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而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则获得 了进一步的发展。 材料三: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 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 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一、公车上书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面临亡国的危机。 (2)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解释: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出处:《史记 ?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典出:《史记?滑稽列传》载:汉武帝时,齐地人东方朔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 他广泛地阅读了诸子百家的书,因此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他到长安后,到 公车府那里给皇帝上书,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 奏章,才勉强抬得起来。武帝花了两个月才读完东方朔的奏章,读完后龙心 大悦,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 (2)基本情况 公车上书其背景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康有为 梁启超 公 车 上 书 (3)影响 “公车上书”虽没有成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却将它印发全国, 引发了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1895年康 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由书生议政,舆论宣传发 展成为社会请愿、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并由此揭开了维新变法运 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 公车上书知识小结 公 车 上 书 直接原因 时 间 主要内容 结 果 重要影响 梁 启 超 康 有 为 谭 嗣 同 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图文).pptx
- 初中英语话剧7-8个人物的剧本.doc VIP
-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七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练习题(无答案).doc VIP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知识培训.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详).docx VIP
- 第2课 使用数字设备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DLT5161表格大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pdf VIP
-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研究.pptx VIP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