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到第四章总结)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军事侵略
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法新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境内”
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 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定议定书共割去7万平方公里领土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后由中国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向英国索赔2100万元,广州赎城费600万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中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1895年中国向日本赔偿23150万两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款总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共计9.82亿两,还有各地赔款2000万两。
经济掠夺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
1858年《天津条约》又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改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为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10个口岸
1860年《北京条约》又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陆路方面,开放伊犁和 尔为商 。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两大主要矛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归宿和目的。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1840—1919年最具危害的七个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十一条》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3、1853年3月,太平军功克南京,改名天津,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4、《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5、《资政新篇》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团;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工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