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第五讲中国的名士文化
顺带提及:“五胡乱华” 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推动了中原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客家人也于此时开始南迁),南方的经济开始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互相交流、融合。战乱和割据,不仅打破了一元化的集权统治,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的多元走向。玄学崛起,创制道教,佛教东传,与中国固有的儒家学说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形成了这个时期多元化的文化局面。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客家民居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乱世下各阶层的心态 中国历史上最风流者:“魏晋人物晚唐诗”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一朝天子一朝臣 —— 时代的忧患与生命的脆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文人更多的是思考该如何活着?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先秦:百家争鸣,学术自由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儒家信仰的危机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 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人的觉醒 —— 玄学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中国的“隐士”与隐逸文学 (一)魏晋风尚和隐士文化 中国的隐逸文化传统 上古殷周:巢父、许由、伯夷、叔齐、姜尚 春秋战国:隐逸文化的真正确立 《庄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 藏其智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论语》:“道不行,乘桴游于海” 魏晋:隐逸之风大盛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几种隐士: ---隐于山林或乡野(伯夷 叔齐 陶渊明) ---隐于朝(王维) ---隐于市井(关汉卿 马致远 扬州八怪) ---学隐(汉代的扬雄郑玄、宋代的朱熹程颐、元代的杜瑛、明代的王阳明李贽、清代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近代的陈寅恪钱穆钱钟书)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从“形隐”到“心隐” 小隐、中隐、大隐 晋王康琚《反招隐》:“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邓粲:“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 白居易的“中隐”论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隐逸文学 古典文学的四大主题:死亡、情爱、隐逸、思乡 隐逸诗 左思《招隐诗》: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隐逸文化独备的艺术审美潜力——人格的解放及自由的获得 文学的休闲功能 “千古隐逸诗人”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