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公德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社会公德的思考

从老人乘车无人让座引发对社会公德的思考 一、课题提出 “面对着整车人,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冷漠。”身患癌症的老人朱祥林用颤抖的嘴唇回忆了心碎的一幕。十多分钟的时间内,朱祥林老人手持癌症病历苦苦哀求有人能让出一个座位,换来的均是冷漠的双眼。 人流拥挤,从中门挤进时已没有了座位。停留片刻无人主动让座,呼吸困难的老朱不得不趁着女售票员售票间隙,坐在她的座位上休息。“大伯,我要掌控中门开关,您坐在这里我不能工作。”话音未落,售票员胡晓东开始向全车人喊道,“哪位乘客能给这位体弱的老先生让个座?”原本喧闹的车厢安静了下来,但无人应答。“哪位乘客能给这位体弱的老先生让个座?”胡晓东提高了嗓门,但车厢依旧静悄悄。“哪位先生、女士能给这位体弱的老先生让个座?”胡晓东环视着拥挤的车厢,依旧没能换来任何回音。“哪位先生、女士能给这位体弱的老先生让个座?”四次动员乘客让座无果,为了不影响售票员的正常工作,朱祥林离开了售票员座位,不能持久站立,他坐在了中门附近的台阶上。地势低矮,人群拥挤,坐过两站后,朱祥林呼吸急促,面色发青。然而就坐在他旁边的青年乘客们,依旧似乎没有看见。朱祥林试图爬起来缓和呼吸,但终因体弱多次努力均未成功,最后还是在一位同样没有座位的女士帮助下,才最终站立起来。为了减轻疼痛,朱祥林用颤抖的双手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癌症病历,用虚弱的声音央求全车的乘客:“我一个肺癌病人,真的撑不住了,谁能给我让个座?”车内再次陷入了沉寂。看不下去的售票员再次动员乘客让座,然而,话音还是石沉大海,就这样,车辆已经过五站路,两公里。 目睹这个场景,人们忍不住要问,给老人让一个座位到底能有多难?2005年3月,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相当一部分不愿意主动让座的人,所提出的原因是“别人不让,我也不让”。面对需要帮助的老人,每一个人都把眼睛盯在别人的身上,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的自觉与自律,这样的结果是希望变成了失望,失望变成了绝望。公交车上的乘客们再次一同见证了这种转变。 图略 身患肺癌的七旬老人朱祥林述说自己在公交车遭遇的无人让座的经过 图略 一位老人乘坐一辆公交车,尽管车上广播不停地发出“请给老弱病残孕让个座”,但这位老人周围的乘客要么“睡着了”,要么视而不见。 二、调查目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就是以礼仪著称,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提出“以德治国”这么说来“德”不仅对一个国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对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国家全民素质水准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社会公德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所以衡量一个人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但是习惯养成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巨的,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定数量的道德实践不可能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但随着人们跨入一个崭新的世纪,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较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人们生活与社会这个大家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接踵而至,而且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社会公德已被大多数人所淡忘,因此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公德的思考与质疑,以礼仪著称的中国今天究竟变成了什么样?是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提高反映出的正常现象?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没有养成? 三、调查过程 为了能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学生对社会公德这个社会的焦点话题的看法,我们在陈经纶中学分校的初一和初二的同学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乘坐公交车时,您看到过什么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最多选4项) (1)上车争抢座位 (2)逃票 (3)抽烟 (4)从车内向车外扔杂物 (5)大声喧哗 (6)带宠物 (7)破坏车内环境 (8)不给老幼病残孕让座 2、您认为目前北京市哪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较严重;(最多选择4项) (1)乘车时不给老幼病残孕让座 (2)随便占用公共场所 (3)出言不逊,污言秽语 (4)破坏环境 (5)毁坏公物 (6)没有人情味 (7)浪费资源 (8)在公共场所喧哗、怪叫、争吵 (9)将公物占为己有 3、您认为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原因是;(可最多选择3项) (1)管理制度不完善 (2)舆论监督不够 (3)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差 (4)忽视思想教育的结果 (5)社会风气不好 4、您认为改善目前社会公德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是:(请只选2项) (l)加强舆论监督 (2)制定和宣传各类文明公约 (3)实行严厉的罚款制度 (4)从小进行普及教育及治理 第一题 从以上两个

文档评论(0)

wuyuan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