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oc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摘 要: 海南竹竿舞由于包含了体育素质中必需的跑、跳、投、跨等基本元素,具备了在高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可能性。本文着重研究民族传统竹竿舞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验问题及学生们在课程中的表现与反映。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 高校教学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其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气氛紧张热烈,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娱乐大众。
1.海南竹竿舞的现状
竹竿舞是海南黎苗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海南岛是黎族的世居地,黎族聚居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总人口124.8万。苗族也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现有人口6万余人,居海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第二位。黎苗族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渗透着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反映出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盛行于海南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2002年4月中旬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竹竿舞备受青睐,众多与会嘉宾和政要在开会之余,与黎族小伙、姑娘共跳竹竿舞的场景称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黎族竹竿舞也称跳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数百年前,当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会穿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就会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苗族竹竿舞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相对简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8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着短衣,腰系红绸缎;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以一阵阵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竹竿舞一般由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现在的竹竿舞融汇了黎苗族特点,形成了固定套路,但在套路中有无数个花样,允许动作创新,可以加入不同的元素,1990年三月三,五指山市举行建省后首个三月三庆祝活动,节日中共有100多队跳竹竿舞,盛况空前,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1点,在舞蹈中各路好手竞相竞技,尽显男人的刚毅和果敢,表现黎家女子的妩媚和多姿。现在的竹竿舞经过无数高手的编排已成了许多教育培训单位喜爱的一个项目,海南中学、海南侨中更是把竹竿等舞作为高中学生课外素质培训活动的主要项目。
2.竹竿舞进入高校的必然性
2.1 2007年教育部颁布发表了《高职高专教育指导》16号文件,明确指出专科教育要产学结合,教育要与专业相联系,课程要与岗位相联系。依此精神,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与艺术学院就把竹竿舞引入高校体育课堂进行了研究与论证,认为海南热带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本岛的西南部,在此地区依托三亚城市旅游和五指山漂流及保亭七仙岭温泉旅游的黎寨苗村旅游点就有6―7个,竹竿舞作为少数民族歌舞是重要的表演项目,旅游及艺术学院学生学会了竹竿舞对其职业生涯有重大的辅助作用,把传统的竞技体育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联系起来,在体育课程中开设了竹竿舞这一章节。
2.2大学体育教育是个人终身体育活动获得指导与帮助的良机,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跑步和体操等传统竞技上,而更多地应与大学所在地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相结合。竹竿舞是完成这种结合的不可多得的载体,它是海南旅游文化的品牌,更是与海南黎族织锦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南地区大学内开展竹竿舞教学非常必要。
2.3竹竿舞符合当代青年人的运动特点
2.3.1青年人的运动特点为群聚,讲究团队合作,另一特点为动起来。竹竿舞最少需8~10人,大家跳舞时动起来,在舞蹈中交流,在欢快的民乐中跳跃,穿着鲜艳的民族衣饰,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2.3.2竹竿舞运动变化方式方法多,现在跳的竹竿舞有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的变化和花样较多,变化之中有花招,花招之内有变化,无招即有招,一招变多招,花招因人而异、因地因情而异,所以深受青年男女喜爱。
2.3.3有故事性,男女搭配,反映青年人所特有的美好情感。竹竿舞的变迁从民间祭祀到男女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