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命科学试题081219(终稿).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生命科学试题081219(终稿)

闵行区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5页)和第II卷(第6-11页)两部分。全卷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1-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第I卷 (共60分) 考生注意: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学校、姓名、考试编号。 2.第I卷(1-32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1分题(共8题) 1.在植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 ) A. 碳元素、水 B. 氧元素、蛋白质 C.碳元素、糖类 D.氢元素、水 2.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特点相同 C.病毒这类生物的存在,说明生命活动不依赖于细胞结构 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 3.下列生物化学反应在真核生物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C.RNA的合成 D.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4.下列属于基因的是┈┈┈┈┈┈┈┈┈┈┈┈┈┈┈┈┈┈┈┈┈┈┈┈( ) A.控制抗体合成的DNA片段 B.组成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及其序列 C.组成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 D.含有编码淀粉酶遗传信息的DNA分子 5.下列关于酶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依次经过提纯、沉淀、过滤等过程 B.经过固定化的酶才能称为酶制剂 C.酶制剂活性的维持需要提供营养物质 D.酶制剂中的酶最终来源于活细胞 6.人和哺乳动物的耳蜗和前庭器分别是┈┈┈┈┈┈┈┈┈┈┈┈┈┈┈┈( ) A.声波感受器和触觉感受器 B.嗅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 C.接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D.声波感受器和平衡感受器 7.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8.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二)2分题(共20题) 9.人类高度关注古细菌的原因不包括┈┈┈┈┈┈┈┈┈┈┈┈┈┈┈┈┈( ) A.其生活的极端环境类似于早期地球的,在生物进化上有重要地位 B.为基因工程提供特异性的基因资源,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C.为微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 D.其属于原核生物,为研究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等提供材料 10.血液中脂蛋白的结构组成是┈┈┈┈┈┈┈┈┈┈┈┈┈┈┈┈┈┈┈┈( ) A.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周围包绕一层磷脂、胆固醇、蛋白质分子 B.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周围包绕两层磷脂、胆固醇、蛋白质分子 C.核心成分是胆固醇,周围包绕一层磷脂、甘油三酯、蛋白质分子 D.核心成分是胆固醇,周围包绕两层磷脂、甘油三酯、蛋白质分子 11.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12.A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培养着的细胞,结果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如B图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最可能的是( ) A.抑制DNA的复制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DNA的高度螺旋化 D.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