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第一单元考试练习易错题集人教版必修四.doc

高中政治哲学第一单元考试练习易错题集人教版必修四.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哲学第一单元考试练习易错题集人教版必修四

哲学第一单元易错题集 在演员的脸上涂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如红色表示赤胆忠心,性格耿直.这一特色 A.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 B.是源于客观实在的艺术抽象 C.是客观实在的真实反映 D.是高于现实的科学预测 工程师如果缺乏哲学智慧,如果不联系实际研究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研究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辨证法问题,工程技术就难以搞好. A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具体的工程科学 B每个人都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 B.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的有 ⑴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 ⑵上帝是人造的 ⑶存在即被感知 ⑷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⑴⑵ B.⑴⑵⑶⑷ C.⑴⑶ D.⑴⑵⑶ 目前,有些地方似乎走进了这样的怪圈:为了生存而想泛方设法发展,但发展反过来影响着生存,本身使有些地区的发展难以生存.要防止意破坏环境的行为,就必须不断前强化国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国民的环保责任感;培养国民的环保习惯.之所以要强化环保意识,提高国民的环保责任感,是因为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⑵心外无物 ⑶未有田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⑷存在就是被感知 ⑸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⑵⑶⑷ B.⑵⑷⑸ C.⑴⑵⑶⑷ D.⑵⑶⑷⑸ 近几年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战略.“富脑袋”主要是指 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2006年重庆大旱,有人采取在龙王庙前烧香、祈祷等方法,求雨抗旱。气象部门通过科学研究论证进行人工降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说明( ) A.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 D.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这说明(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物质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3.“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 ) A.唯物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D.悲观主义命题 4.200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济源煤业公司有一个矿井在新疆,因为当地没有烧纸,公司领导不惜花钱,从济源运送两车冥纸,带着神婆坐飞机到新疆,烧香、拜神、跳大佛。该公司领导的做法体现了他具有(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5.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的实践中产生的,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这充分体现了( )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形态的文化对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哲学理论正确的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是( )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英国宪章运动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后,开始体现了(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生活中,哲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是( )。 (1)哲学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 (2)哲学总是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3)哲学总是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4)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需要哲学 A. (1)(2) B. (3)(4) C. (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