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乙酸、羧酸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化学乙酸、羧酸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乙酸、羧酸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乙酸、羧酸 二. 重点、难点 1. 使学生了解乙酸的结构和用途。 2. 使学生掌握乙酸的性质。 3. 使学生掌握羧酸的通式和通性。 4. 使学生掌握酯化反应的概念和乙酸乙酯的制取。 5. 使学生了解酯的水解,它与酯化反应是一对可逆反应。 三. 具体内容 (一)乙酸 1. 结构: 分子式 最简式(与甲醛的分子式相同) 结构简式:(可看作由和两种基团构成) 2. 物理性质: 乙酸俗称醋酸,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熔、沸点较低,其熔点为16.6℃时,因此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故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易溶于水和乙醚等溶剂(因而乙酸不能将Cl2、Br2、I2等单质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3. 化学性质——主要由官能团(羧基)决定。 (1)酸性 说明:羧基()不能看作是由和—OH简单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因而的性质 也不能看作醛、酮中的性质加上醇、酚中的性质。因为—COOH中与相互影响,使中的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中的比醇、酚中的一般更易电离出H+。 ① 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② 可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产生H2,如: ③ 可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如: ④ 可与某些碱反应:如 说明:虽是一种弱酸,但其许多盐却是可溶的,如:, ,,等。 ⑤ 可与某些弱酸盐反应:如:(说明的酸性比强) 说明:由于是一种易挥发性酸,因而所得中含少量,可通过饱和溶液除去。 (2)酯化反应——含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乙酸乙酯) 说明: ① 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它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 ② 浓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③ 酯化反应一般条件:浓、加热。 ④ 酯化反应的特点:一般用“”表示。 ⑤ 酯化反应的本质:含氧酸羧基中的与醇的羟基上的H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相互结合成酯(可通过同位素原子示踪法来测定该反应的机理。) ⑥ 无机含氧酸也可与醇反应生成酯,如 (硝酸乙酯) ⑦ 饱和溶液的作用: A.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容易分层析出。 B. 溶解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⑧ 导管不能插入到饱和液面下,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而造成溶液被倒吸入到反应的试管中。 ⑨ 酯化反应既是含氧酸的性质,也是醇的性质。 (二)羧酸 由烃基和羧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 2. 饱和一元酸: 如 5—甲基—4—乙基己酸 说明:羧酸的命名不作重点要求,只要求能够根据简单羧酸的名称能写出其结构简式。 (2)同分异构体 饱和一元羧酸的羧酸类异构体数目由烷基的异构体数决定,两者是相等的。如已知丁基有4种异构体;则也有4种羧酸异构体。 (3)物理性质:低级脂肪酸一般能溶于水,而高级脂肪酸一般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重点要求掌握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 3. 特殊的羧酸 (1)甲酸: ,俗称蚁酸,具有醛基和羧基的通性,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酸,其酸性比乙酸强。 ① 能发生中和反应、酯化反应: ② 氧化反应——可被银氨溶液、新制的悬浊液氧化。也可被、水等试剂所氧化。 说明:甲酸、甲酸盐、甲酸酯中都含,因而它们都可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悬浊液等发生反应。 (2)乙二酸:HOOC—COOH(俗名:草酸) ① 酸性 ② 酯化反应:3种方式 ③ 缩聚反应: (三)酯 1. 书写及命名——某酸某酯 CH3CH2ONO2 硝酸乙酯 磷酸乙酯 硬脂酸甘油酯 油酸甘油酯 苯甲酸苯甲酯 CH2=CHCOOCH3 丙烯酸甲酯。 2. 饱和酯 由饱和一元酸与饱和一元醇酯化反应得到的酯,可用通式表示:CnH2nO2 说明:符合CnH2nO2通式的有机物常见的为羧酸或酯(也可能为其它类的有机物)。因此在写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通式的同分异构体时 ,常需考虑羧酸和酯两类物质。 如:C3H6O2 它的羧酸及酯类异构体有 CH3CH2COOH、HCOOC2H5、CH3COOCH3 3. 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说明: ① 酯的水解反应既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也可碱性条件下进行。当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时,一般用酸的稀溶液,且水解程度较小,用“”表示;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时,由于生成羧酸可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因而水解程度较大,可用“→”表示,反应可写成: ② 该反应中的加热一般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因酯的沸点一般较低,易挥发。 ③ 该水解反应的实质:中,C—O单键断裂,水分子中的—OH接到上,形成羧酸,而水分子中的H原子则接到—O—上形成HO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