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是否见义勇为的调查报告
关于是否见义勇为的调查报告 盛丁俊俗话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见,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今天总是会听到见义勇为者是‘光荣一阵子,痛苦一辈子’的说法。为什么现今会出现这样的说法。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一些让人们不敢“见义勇为”的事例。2004年10月23日,重庆农民金有树见有一19座巴士因车祸沉入池塘。他毫不犹豫的跳入池塘,敲破车窗,逐一将乘客救出。但自己却因浸入冷水时间过长而染上了肺心病。因家中实在贫困,金有树便向政府求助,政府在得知情况后为其捐款几千元,但因时间过长,在款项到达时,金有树已经离世。但在离世时,19个被救人无一人到场。2006年11月20日,南京一男子彭宇在公共汽车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来,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想,受伤的徐老太和家人得知老太是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老人向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彭宇被判赔45876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自该案以来,与不敢做好事相关的报道屡见不鲜。2008年8月,河南大学李凯强骑电动车回家的路上扶起一位老人宋某,老人认定他就是肇事者,并把他告上法庭。2009年12月28日,郑州市二七区法院作出判决,李凯强支付宋某1万元精神损失费及其他费用共计7.9万余元。此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还有就是今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路过19人的冷漠无情在拷问着国人的良心。这无疑是在给我们的社会敲响了警钟。这也是前面那些事件中,那些“做好事不得好报的结局”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的负面效应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在当今社会上,“雷锋”精神是否还在?路上遇到需要救助的人,你会伸出援手吗?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困惑。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普遍的道德焦虑,也暴露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道德建设存在的重大问题。调查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报告数据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样本特征:样本数量共有100人参加本次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8份。样本分布性格构成样本人群构成各类职业样本出生年代构成一.关于是否见义勇为报告分析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6%的人会选择“不考虑后果毫不犹豫救人”(选项B)说明雷锋精神,善良,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依然存在,25%的人会选择“不会救人,但会拨打110或120”(选项G)16%的人会选择“找他人一起救”(选项E)8%的人会选择“救人,但要先找人做证”(选项A),23%的人会选择“视情况而定”(选项D)。从数据可以看出善良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没有人愿意眼睁睁的“见死不救”,只是现在的社会现象让人不愿更不敢去展现自己的善良。也有的人其实很善良,只不过他们的善良只限于对自己的朋友或者亲人。 有人说:出于道德,我会;出于良心,我会;处于现实,我要考虑!其实,好事谁都愿意做,可做了好事再惹一身是非那就太不合适了,不少人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是否愿意出手问题上投了否决票。有人戏称,救人之前,要先做足法律上的准备,避免被当做是“凶手”,并列举了“电话通知家人”“录像存证”“救助声明”等办法。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的一种反讽。在本调查中,仅3%的人选择“为避免被敲诈,救人之前先让被救者写救助声明”。 二.为什么人们不敢见义勇为由结果分析来看,如何做好事,应该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情。其实前面所说的那些方法应该是最基本的法律准备,就和我们借钱给别人的时候,要别人出一张借条一样简单,生活中本来就存在情与法的矛盾,不是信不过友情,只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麻烦,对于这样的法律准备,大家似乎已经能够认同了。见义勇为,带来的道德拷问,完全是因为很多被救人都是弱势群体,面对弱势群体,情理是不是绝对应该战胜法理,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有记者曾针对老人摔倒事件,采访了曾获“道德楷模”称号的一位公民,他的回答是:“应该立即救起老人”但同时也应该保留证据,如果记者采访这位公民的原因,是认为他应该在道德上境界更高的话,那与之相比,我们普通人,选择法理在情理之上,就更无可厚非。比如莽撞救人,也许有的时候会对被救人造成伤害,所以“电话告知家人”,由熟悉情况的人来处理,未必不是更好的办法,“录像存证”有可能会耽误救人时间,但面对日后责任的处理,也许会减少社会付出的成本。再看还有以下原因:1.坏人作案都是有团伙的,三五成群,一不小心就捉贼不成反被陷害。相信大家在电影里都看到了,本来是捉小偷,结果赃物被转移,放到英雄的口袋里,接着同伙们围了上来,一顿饱打,围观的人也手痒脚痒,上来解气,如果真碰到小偷偷窃,谁又敢做第一个挺身而出者?2.?小偷也有人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137-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躯体形式障碍.pdf
- 与采购人配合沟通方案.docx VIP
- 晋剧《明公断》剧本.doc VIP
- 血液透析并发症脑出血ppt.pptx
- 航空与航天摄影技术课件.pptx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人大附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金锌精矿综合回收及氰化渣无害化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不锈钢管安装施工方案.doc VIP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解读.pptx VIP
- (精编)沪教版上海市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共4套,已编好文档).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