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稿)2011年兽医格考试课件(简稿)2011年兽医资格考试课件.pptVIP

(简稿)2011年兽医格考试课件(简稿)2011年兽医资格考试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稿)2011年兽医格考试课件(简稿)2011年兽医资格考试课件

第三节 美洲幼虫腐臭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为发生于蜜蜂幼虫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是7日龄后的大幼虫或前蛹期表现症状。 【流行病学】 在我国,仅西方蜜蜂发生该病,东方蜜蜂未见发病报道。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能在任何一个有幼虫的季节发生。病群在大面积蜜源期到来时,病情减缓,甚至自愈。可能原因:1、芽孢被采进的花蜜稀释,降低了幼虫从食物中接受芽孢的机会;2、花蜜的充盈刺激了内勤蜂的清洁行为;3、刚采回的花粉作为幼虫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幼虫被芽孢侵染的机会。但是在一个蜂群中,若病虫数量在百只以上,在通常情况下,侵染将迅速传播,并使蜂群灭亡。 【症状及病理变化】 幼虫平均在孵化后12.5d表现症状。首先体色明显变化,从正常的珍珠白变黄、淡褐色、褐色直至黑褐色。同时,虫体不断失水干瘪,最后成紧贴于巢房壁的、黑褐色的、难以清除的鳞片状物。 病虫的死亡几乎都发生于封盖后,通常是幼虫的前蛹期,少数在幼虫期或蛹期死亡。死亡的幼虫伸直,头部通向巢房口,它们的“吻” 穿出后如伸出的舌。病虫死亡后,在其腐烂过程中,能使蜡盖变色(颜色变深),湿润,下陷、穿孔,在封盖下陷时期,用火柴杆插入封盖房,能拉出褐色的、黏稠的、具腥臭味的长丝。 【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进行诊断 特别是根据烂虫能“拉丝”来进行诊断。 干虫尸的检查: 1、将干虫尸置紫外灯下,干鳞片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发生强烈的荧光,有助于诊断。 2、牛乳试验,虫尸上加6滴74℃的热牛奶,1min后牛奶凝结,随即凝乳块开始溶解,15min后,全部溶尽。由拟幼虫芽孢杆菌形成芽孢时释放的稳定的水解蛋白酶引起(注意:巢内贮存的花粉也会有这种反应,应注意区别花粉与干虫尸)。 3、采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查。 【防控】 预防: 1、加强检疫,控制病群的流动。 2、及时控制群内的螨害,蜂螨能携带、传播病原菌 3、培育抗病品种。 治疗: 1、在病害尚未大发生时,及时烧毁少量病脾、种群 2、用干净的箱、脾将病群的箱、病虫脾、空脾换出消毒(60Coy射线照射;EO(乙烯氧化物)、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硫磺密闭熏蒸)。 3、换过蜂箱的蜂群饲喂四环素,调入花粉中(以2日龄内被食尽为宜),压成饼状,饲喂蜂群,不易造成蜂蜜污染;国外,常将药物磨成极细粉末,加入练糖中,揉匀即可(224g热蜜加544g糖粉,稍凉后加入7.8g的红霉素粉,搓至硬,可喂100群中等群势的蜂群)。每7天喂药一次,2次为一个疗程。 第四节 欧洲幼虫腐臭病 欧洲幼虫腐臭病为蜜蜂的幼虫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于2~4日龄的小幼虫。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均被其侵染,但东方蜜蜂的发病较西方蜜蜂严重,为常见的东方蜜蜂病害。 【流行病学】 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南方,常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3月初到4月中旬,即油菜花期到荔枝花期,另一个是8月下旬到10月初(广东、福建可至12月)。与蜂群的春繁、秋繁相关。 繁殖期刚开始时,蜂群幼虫数量少,幼虫营养丰富,发育健康,病后幸存的病虫相对多,病原菌数量逐渐积累。在繁殖高峰期,幼虫数量猛增,哺育蜂负担加重,幼虫营养不足,侵染幼虫增加,哺育蜂清除不及,幼虫死亡速度快于内勤蜂发现、清除时,出现暴发。 小蜂群的发病速度比大蜂群更快,少量哺育蜂面对大量的待哺幼虫,幼虫营养不足,病害迅速发生。 大流蜜期的到来,病害常常自愈,其原因也是群内待哺幼虫数量少,扣王停卵的抢蜜群更是无幼虫可育。似乎病害自愈了,可采蜜期过后,开始繁殖下一次适龄采集蜂时,病害又抬头。 【症状及病理变化】 欧洲幼虫腐臭病一般只感染小于2日龄的幼虫,通常病虫在4~5日龄死亡。病后虫体变色,不见肥胖。从珍珠白色变为淡黄色、黄色、浅褐色,直至黑褐色。变褐色后,幼虫褐色的气管系统清晰可见。随着变色,幼虫塌陷,似被扭曲,最后在巢房底部腐烂,干枯,成为无黏性、易清除的鳞片。虫体腐烂时有难闻的酸臭味。 若病害发生严重,巢脾上花子严重,因幼虫大量死亡,蜂群中长期只见卵、幼虫,不见封盖子。 【诊断】 寻找典型症状,先观察脾面是否有花子现象,再检查是否有移位、扭曲或腐烂于巢房底的小幼虫。 挑出已移位、扭曲但尚未腐烂的病虫,置载玻片上,用镊子将中肠内容物留在载玻片上,可见不透明、白垩色的凝块。此凝块染色后显微观察,可见大量病原菌。健康幼虫的中肠不易解剖,且中肠内容物棕黄色。 【防控】 西方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一般不严重,通常无需治疗,多数蜂群可自愈。而中华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常十分严重,严重影响春繁和秋繁,而且病群几乎年年复发,难以根治。病原对抗生素敏感,蜂群的病情用药物较易控制。 预防 1、选育对病害敏感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