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2,23,24章 病毒概述
(4)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 干扰素 与细胞膜上 干扰素受体结合 抗病毒蛋白 基因活化 诱导细胞产生 抗病毒蛋白 阻断病毒蛋白翻译 抑制病毒复制 (5)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 抗病毒: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既能中断受病毒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复制,又能限制病毒的扩散。 抗肿瘤:调节癌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 免疫调节:增强NK细胞、Tc细胞等活性,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与抗原加工、提呈作用。 1、体液免疫的抗病毒作用 (1)病毒抗原(衣壳蛋白、包膜蛋白、核蛋白等)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2)抗体的作用: 阻止病毒对易感细胞的吸附和穿入 阻止病毒的释放和扩散 (二)特异性免疫 (3)抗体的种类: ①IgM:“先锋军”,激活补体能力强,经活化补体融解有包膜病毒和病毒感染的细胞。作为宫内感染及病毒感染早期的诊断指标。 ②IgG: “主力军”,中和血循环中的病毒,还可通过ADCC效应或激活补体破坏病毒感染的细胞。 ③SIgA:局部粘膜抗病毒感染作用。 2、细胞免疫的抗病毒作用: 对于已侵入细胞内的病毒,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 (1)CD8+T细胞(CTL细胞):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2)CD4+T细胞(TH1、TH2):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 第二十四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采集时间 (1)感染早期或急性期 (2)血清学诊断:急性期、恢复期双分血清 2、标本采集部位及处理 (1)采集原则:根据感染部位取材 呼吸道病毒:取含漱液,咳痰,鼻咽拭子 肠道病毒:粪便,肛拭子 嗜神经病毒:脑脊液,血液 (2)标本处理: A、无菌操作(防细菌感染使病毒失活) B、含有杂菌的标本(粪便、痰液等)需加高浓度的抗生素抑制杂菌,提高阳检率 3、标本运送及保存: 低温、即刻、甘油盐水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适用于实验室研究或流行病学调查。 1、动物接种 较原始的分离培养法。常用动物有鼠类、雪貂、猴、猩猩等,接种途径有皮内、皮下、脑内、腹腔等。 如乙脑病毒接种于小鼠颅内 气 室 鸡 胚 卵黄囊 尿囊腔 羊膜腔 绒毛尿囊膜 卵膜 卵 白 2、鸡胚接种: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五天 第七天 第九天 第十二天 羊膜腔 卵黄囊 尿囊腔 胚胎 (1)卵黄囊接种:嗜神经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的分离培养。 (2)羊膜腔接种:流感病毒等的初次分离 (3)尿囊腔接种: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的传代 (4)绒毛尿囊膜接种:天花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分离培养 3、组织培养:病毒分离鉴定最常用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组织培养方法是指单层细胞培养。 细胞病变(CPE):在体外培养的病毒使易感组织细胞发生病理改变,如细胞变圆、坏死、从管壁脱落、空斑形成、细胞堆积成葡萄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称为细胞病变。 意义:病毒增殖的指标 体外培养病毒复制增殖的指标:细胞病变、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包涵体的形成。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一、免疫预防: (一)人工主动免疫 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先对病毒培养,然后将其灭活。灭活疫苗可以是完整的病毒体,也可以是病毒体裂解后的片段。 如流感疫苗等。 2、减毒活疫苗:将病毒通过一定方式处理(甲醛,连续传代),得到毒性减弱,但抗原性不变的活病毒。 二、人工被动免疫: 健康成人由于接种疫苗,隐形感染等原因,血液中常含有高效价的甲肝病毒、麻疹病毒等常见病毒抗体。 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它是直接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 二、病毒感染的治疗 (一)抗病毒药物或制剂 作用机理:通过影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等不同环节发挥作用。 1、核苷类药物 核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病毒基因复制 2、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3、蛋白酶抑制剂 英迪纳瓦(indinavir)、瑞托纳瓦(ritonavir)是1996年批准的新一代蛋白酶抑制剂,用于HIV的治疗。 4、免疫制剂 免疫治疗病毒感染可应用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和治疗性疫苗等。 早期使用中和性抗体效果好,如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脑治疗时使用抗乙脑病毒包膜抗原单克隆抗体; 如注射胸腺肽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二)中草药 1、名词解释:病毒体、壳粒、刺突、包膜、核衣壳、缺陷病毒、顿挫感染、复制、垂直传播、水平传播、CPE 2、什么是病毒?试述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3、简述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鉴定要素.ppt
- 第1章 单片机基础概述.ppt
- 第1节《家庭电路》课件.ppt
- 第1讲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ppt
- 第14章 呼吸系统-3版课件.ppt
- 第1课《我的母亲》.ppt
- 第20周:学校预防诺如病毒知识PPT课件.ppt
- 第1课《春》.ppt
- 第1课__鸦片战争的烽烟课件.ppt
- 系杆拱施工要素.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