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论 第一章 解表药 以发散外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性味功效: 1、解表——表证(恶寒发热……) 风寒表证 辛温 风热表证 辛凉 2、透疹——麻疹初起(或外邪在表)而疹出不畅者 3、利水消肿——表证兼水肿或初起 4、消散疮肿——疮疡初起 5、祛风止痛——风湿在表,肌体疼痛 第一章 解表药 按功效分: ①透疹:荆芥 薄荷,牛蒡子,蝉蜕,葛根,升麻,浮萍 ②宣通鼻窍:细辛,苍耳,辛夷,白芷 ③利水消肿:麻黄,香薷,浮萍 ④消疮解毒:治外科疮肿:白芷,荆芥,升麻,菊花 ⑤祛风止痛: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苍耳 ⑥升举清气:葛根,柴胡,升麻 其他 配伍:主要看兼证①表证风热盛者,配清热药 ②夹湿者,祛湿药 ③咳痰多者,化痰药④胸闷呕吐,行气和胃药⑤素体虚者,扶正药 注意:1、宜取微汗 2、失血,自(盗)汗,淋病,久患疮疡者慎用 3、不宜久煎 辛夷包煎 辛温解表药 麻黄 [来源] 麻黄科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d et C.A.Mey.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草质茎,晒干。 [产地分布] 主产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区。 麻黄 麻黄 麻黄 麻黄 麻黄 1、发汗解表:风寒实证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 发汗的力量强,无汗实证尤宜;风寒湿痹可帮助散邪 兼能平喘,外感风寒兼咳喘尤宜。 2、宣肺平喘——肺实咳喘 外感风寒咳喘,配解表 寒饮伏肺咳喘,配温肺化饮 肺热咳喘,配石膏,清肺热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腰以上甚者,兼有表证 +白术 偏热, 偏寒,水肿脉沉 配附子 风水一身肿 配石膏 《神农本草经》: 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名医别录》 :微温,无毒。主治五藏邪气缓急,风肋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束伤寒头痛,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药性论》: 味甘,平。能治身上毒风痹,皮肉不仁,主壮热,解肌发表,温疟,治瘟疫。根节能止汗。方曰:并故竹扇杵末扑之,又牡蛎粉,粟粉并根等分末,生绢袋,盗汗出即扑手摩之。 《日华子本草》 :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逐风,破症癖积聚,逐五藏邪气,退热,御山岚瘴气。 《开宝本草》: 味苦,温、微温,无毒。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馀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疼,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珍珠囊》: 去荣中寒。 《药性赋》: 味苦、甘,性温,无毒,升也,阴中阳也。其用有二:其形中空,散寒邪而发表;其节中实,止盗汗而固虚。 《汤液本草》: 《心》云:阳明经药,去表上寒邪。甘热去节,解少阴寒,散表寒,发浮热也。 《液》云:入足太阳、手少阴,能泄卫实发汗,及伤寒无汗,咳嗽。根、节能止汗。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荣卫药也。以其在太阳地分,故曰太阳也。本病者即荣卫,肺主卫,心主荣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风、伤寒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本草衍义补遗》: 苦甘,阴中之阳。泄卫中热,去荣中寒,发太阳少阳之汗,入手太阴经。 《本草发挥》 :成聊摄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又云: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 洁古云:麻黄,发太阳、少阴经汗,入手太阴。《主治秘诀》云:性温,味甘、辛。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阳也。其用有四:去寒邪一也,肺经本二也,发散风寒三也,去皮肤寒湿及风四也。泄卫中实,去荣中寒。又云:麻黄苦为在地之阴,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太阴也。 《本草纲目》: 麻黄乃治肺经之专药……。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余思之,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伤营,营血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