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_庆重沿江高速公路w5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

学位论文_庆重沿江高速公路w5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位论文_庆重沿江高速公路w5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沿江高速公路W5合同段施工 1、中信国华国际工程承包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沿江高速公路总承包部与中信沪渝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业主)签定的合同协议; 2、业主下发的W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地质勘察、环境评估文件; 3、W5合同段现场踏勘和现沿场可供资源调查情况; 4、我公司现有资源及技术经济实力、公路工程施工经验; 5、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有关公路工程规范、技术标准;采用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有: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JTG0/2008) 《公路》(JTG/ 1、严格遵循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工作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合同段的工程建设。 3、根据项目法施工的原则,组织本工程的施工。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信息。实现质量、安全和工程成本的最佳组合。 4、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要积极采用。 5、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用地,降低工程成本; 6、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搞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1、项目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和涪陵区。区域线路发达,但以主干线为主,主要有重庆巴南至涪陵公路、国道319及渝涪高速公路,区内交通较为便利。 本合同段为W5合同段,起迄里程为K8+00~K11+700(3.7km) 、K19+740~YK24+900 (5.104586km,减链55.414m)路线主线全长8.804586km,连接线起讫桩号为LK0+000~LK0+700在双河口互通内。全线涵洞及通道45座,车行天桥一座,路基全长7968m,占总里程的90.5%。区域内有木洞互通主线1#桥、木洞互通主线2#桥;岩上大桥、沙咀大桥、童垭口中桥、双河口枢纽互通主线桥、双河口服务区、木洞互通、丰盛互通、双河口互通。 工程项目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双河镇和木洞镇。本合同段内重点关键工程是位于双河口互通立交现浇箱梁。 2、主要技术标准: 本项目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24.5m/32米,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桥涵与路基同宽。采用标准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主要技术指标表如下: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标准(主线) 技术标准(连接线) 1 公路等级 级 双向六车道 高速公路 双向四车道 高速公路 2 路基宽度 m 32.0(2*16.0) 24.5(2*12.5) 3 设计速度 Km/h 80 80 4 停车视距 m 110 110 5 平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400 400 6 极限值 m 250 250 7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m 2500 2500 8 最大纵坡 % 5% 5% 7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500 4500 8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3000 3000 9 行车道宽度 m 2*11.25 2*7.5 10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Ⅰ级 公路-Ⅰ级 11 大、中、小桥、涵洞、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特大桥1/300) 1/100(特大桥1/300) 平面线行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标准(主线) (K8+000~K11+700))))—北东,布设于长江南岸,除明月山、天子山为条形低山外,其余绝大部分路线位于丘陵和长江谷一带。明月山、天子山具平行岭谷“一山二岭一谷”或“一山三岭两谷的特点,具构造剥蚀-溶蚀的地形地貌特征。路线在木洞镇、洛碛镇等一带频临长江,位于长江河谷谷坡地带,其余地带均位于丘陵地形地貌发育区。 根据地貌的成因、形态及组合特征,路线区域内可分为构造剥蚀地貌、构造侵蚀地貌、构造溶蚀地貌及河流阶地地貌等成因类型。 2.3、工程地质 路线穿越区地层由老至新出露三叠系至第四系地层,其中以侏罗系地层分布最广。三叠统中下统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分布于线路段背斜区,其余地层以碎屑岩相为主。路线区地表第四系堆积层有多种成因类型,分布不连续,仅在洼地、沟谷中及山坡局部发育,呈不规则片状、条带状间断分布。 路线跨重庆褶皱束和川中台拱两个三级构造单元,以长寿—遵义基底断裂为界,丰盛场背斜及以东地

文档评论(0)

luyan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