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位论文_全安预分析评估评价报告
分类编号
版 次 版
*********
安全预评价报告
******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
资质证书编号:APJ-(国)-
*******************
*********
安全预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评价项目负责人:
2012年月
*********
工程安全预评价
评价人员
姓 名 资格证书编号 签字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 *** *** *** 报告编制人 报告审核人 过程控制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技 术 专 家前 言
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三同时”的规定,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和生产、经济的同步增长,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该工程需要进行安全预评价。为此,委托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对该项目进行预评价。
我中心接到委托后,按照《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和《》的要求,在对项目设计资料及工程技术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工程现场调研、类比工程调查、工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编制完成了本预评价报告。
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
201年月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
第一节 评价目的和范围 1
第二节 评价依据 3
第三节 评价程序 7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8
第一节 建设单位简介 8
第二节 工程概况 8
第三节 建厂地区条件 12
第四节 钻采工程 13
第五节 油气集输工程 15
第六节 热力工程 22
第七节 水处理及污水回灌工程 29
第八节 自控及通信工程 31
第九节 防腐工程 39
第十节 公用工程 40
第十一节 结构、道路及土建 48
第十二节 组织机构及定员 51
第三章 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2
第一节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及其分布 52
第二节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6
第三节 自然和社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0
第四节 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2
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 74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 74
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75
第三节 应急救援预案 77
第五章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78
第一节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78
第二节 评价方法介绍 78
第六章 工程安全综合评价 82
第一节 站场选址、总图评价 82
第二节 工艺、设备评价 88
第三节 水处理及污水回灌评价 96
第四节 自控、通信评价 98
第五节 防腐工程评价 99
第六节 公用工程评价 100
第七节 安全管理评价 102
第七章 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105
第一节 井场预先危险性分析 105
第二节 联合站预先危险性分析 107
第三节 接转站预先危险性分析 108
第四节 注汽站预先危险性分析 110
第五节 集油、注蒸汽管道预先危险性分析 113
第六节 公用工程预先危险性分析 114
第八章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事故后果模拟 117
第一节 典型事故案例 117
第二节 事故后果仿真模拟评价 128
第九章 安全对策措施 138
第一节 可研报告中提出的主要安全对策措施 138
第二节 本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143
第十章 评价结论 145
第一节 评价结果 145
第二节 评价结论 146
附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附图1 站场及油井相对位置图
附图2 集输管网走向示意图
附图3 井口至选井阀组集输流程示意图
附图4 新建接转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5 装车台改造示意图
附图6 燃煤注汽站平面布置图
附图7 注汽管网走向图
附图8 站外输水管线走向示意图
附图9 10Kv油井线路图
附图10 吞吐阶段接转站、注汽站供电示意图
附图11 汽驱阶段接转站、注汽站供电示意图
附图12 井口RTU平面布置图
附图13 定量装车系统配置图
附图14 排6南区道路走向示意图
附图15 生产管理区及生产辅助区总平面图
第一章 编制说明
第一节 评价目的和范围
1 评价目的
(1)分析识别该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
(2)运用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