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生成:理想课程的现实超越.doc

在实践中生成:理想课程的现实超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实践中生成:理想课程的现实超越.doc

在实践中生成:理想课程的现实超越   摘要:理想的课程是指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从辩证课程观、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诠释古德莱德的课程五层次说,从理想的课程到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理想的课程在课程主体的理解中,在学生的经验中,在文化中,在与隐性课程的调和中,不断生成不同的课程样态,是一种理想课程去理想化的过程,使其更有利于课程实施,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这也是理想的课程在实践中对自身的转换、对现实的超越。   关键词:理想课程;生成;实践;超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024-02   一、诠释动态生成课程的相关理论基础   根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课程可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其中,理想的课程是指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即理想的课程是一种课程愿景,是有待于在实践中与现实相遇的理论。古德莱德的课程五层次说,实际上解释了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运动形态,无论从各个课程层次间的过度来看,还是从它们在实践中的变化来看,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使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从静态的角度转换为动态的角度。事实上,从理想的课程到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也是一种生成的过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理想的课程在实践中生成的不同课程样态。其实,对古德莱德的课程五层次说的这种动态生成的理解并非臆想。从三个方面来看,它分别是批判课程观的反映,是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反映,是课程实施创生取向的反映。   批判课程观认为,任何课程往往都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彼此暂时妥协、让步和“角斗”的结果。任何课程的传递过程和活动实际都是教师与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之间相互对应和磨合的过程,也是他们之间相互争取在课程传递过程中权力的矛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课程主体是根据自身对课程的理解来争取自己的课程权力的。回到课程的五层次说,我们可以发现,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转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可以理解为是理想的课程与现实中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相遇时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对话、协商、妥协所形成的课程形态。理想的课程在这种“运动”中不断地寻求自身的现实意义,在与实践中的各矛盾主体的辩证关系中不断地互动磨合,在理解、借鉴、吸收、建构的基础上不断地创生与丰富。可以说,理想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没有减少其预期的理想成果,反而生成了一些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更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成果。   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强调课程开发的多主体性(由课程专家到教师和学生);强调课程开发应由多主体参与决策(集体审议的形式);强调课程开发的方式应该是在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开发的课程,不是一线教师独自思考与实践的结果,而是在此基础上与课程专家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协商的的课程成果,这是一个动态实践过程。实际上,古德莱德的课程五层次说内隐着课程的多主体参与性,而且还包含了课程应该在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这是与施瓦布的课程实践模式相吻合的。   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是以课程的创生取向作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指在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技能、智慧的基础上整合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联合发明、建造、创作并形成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由此可见,课程的实施并不是把理想的课程看作施工蓝图,并按照这个蓝图进行机械施工的过程,而是把理想的课程看作课程实施的起点,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的各主体间根据不同条件和教学的可能性实践出不同的结果。这一取向正好解释了我们对课程五层次说的动态生成的理解。因为,课程实施中各课程主体实践的结果正是课程的五层次说中的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二、理想课程的现实生成   理想的课程是人们关于应该在学校中开设的课程的一种理想化状态,这种理想与想象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的,它蕴含着人们对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一种期待,内核里凝结着人们关于课程的新科学观念和新价值观念。理想的课程是课程实践的出发点,但它并不意味着课程的最终目标追求与评价标准。因为,从动态生成的课程角度来讲,当不同的课程主体带着自己的理解参与理想的课程实践时,当理想的课程需要与相应的文化或其他的因素相互调和时,理想的课程形态会寻求现实的落脚点,那就是古德莱德称之为的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可见,从理想的课程到经验的课程并非是一种由上到下的课程主体更换的简单关系,也并非是肤浅的递减趋势。而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在多样的文化背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