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柳州一中2008届高三历史第六次测试卷 人教版.docVIP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柳州一中2008届高三历史第六次测试卷 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柳州一中2008届高三历史第六次测试卷 人教版

柳州一中08届高三历史第六次测试题 11.19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据此回答1—2题。 1.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 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 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 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2.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 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 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 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 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4.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 响在于 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 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5.当乾隆皇帝看到英国使团所进呈的礼物贡单中将马戛尔尼称作“钦差”后,特意下令将“钦差”统统改作“贡差”、“敬差”,乾隆帝这么做说明 A.他对英国的使臣极度不尊重 B.他还没有从华夷秩序中走出来 C.他非常在意英国使团的贡品 D.他根本不懂当时的外交礼仪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给经济发展带来活力。据此回答6-9题。 6.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 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7.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8.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9.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 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加紧侵华,给中国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使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据此回答10—14题。 10.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 后,“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兴起 C.洋布的大量输入 D.洋务运动的影响 11.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重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 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