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省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ocVIP

2007年安徽省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安徽省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2007年安徽省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中国古代史1—2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7小题,每题2分,共7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解析题(3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者。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之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失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①材料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该制度推行的目的。 ②根据材料概括诸侯与天子之间的有何义务?(不得摘抄材料原句)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 ③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孝公三年(前359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史记?秦本纪》 材料三、商鞅与甘龙、杜挚争论,针锋相对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君书?更法》 材料四、《韩非子?和氏》记载:“(商鞅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前338年孝公死,惠王即位)……商君车裂于秦。”《战国策?秦策一》记载:“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韩非子?定法》记载:“秦法未败。”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秦孝公“卒用鞅法”的客观原因。 ②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甘龙、杜挚等“弗然”的原因何在? ③材料三驳斥了甘龙、杜挚的哪些观点?其目的何在? ④根据材料三说明材料四中“商君车裂于秦”的原因何在? ⑤根据材料四,指出韩非子说“秦法未败”的原因何在?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高帝(汉高祖)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冒顿遂引兵去。汉亦引兵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秦宗室翁主(汉代储王之女称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约为兄弟以和亲,冒顿乃稍止。 ——引自《汉书》卷94 材料二至孝文(汉文帝)即位,复修和亲。文帝遣宗人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均为今甘肃省的古代地名)杀北地都尉印,虏人民畜产甚多,遂兔彭阳(今甘肃镇原),使骑兵烧回中宫,候骑(负责侦察的小股骑兵)至雍甘泉(地名,在今陕西省 )。——引自《汉书》卷94   材料三(按:汉武帝时,有人献计伏兵袭击匈奴)汉武帝与大臣商议,韩安国曰:“高帝围(于)平城七日,乃返位。无忿怒之心,圣人以天下为度也。故结和亲,至今为五世利,臣窃以为勿击便。” ——引自《史纲评要》卷7   请回答: 汉高祖对匈奴采取怎样的政策?汉文帝对匈奴采取怎样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 ③韩安国怎样认识汉高祖对匈奴的政策的?他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从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社会状况看,韩安国的建议是否正确? 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分)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