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五校联考10月月考试题高一语文 苏教版.docVIP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五校联考10月月考试题高一语文 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五校联考10月月考试题高一语文 苏教版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蛮横(hèng) (qī) 摭拾 (zhè) 慰藉(jí) ???? B.(mēng) 骸骨(hé) 颤栗(zhàn) 给予(jǐ) ???? C.甄别(zhēn) 啮噬(ni) 翘楚(qio) 舆论(yú) ???? D.(wèi) 抹煞(shà) 船棹(zhào) (chì)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 C.D.A. ???? B. ???? C. ???? D.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 B. ?? C. ?? D. ???? 5.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三个学校的共青团员,从江西出发,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重走了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 ?? B.我们的父母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我们的学习,他们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灌注在我们身上,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太对不起他们了。 ?? C.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 ??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每小题字3分,共12分)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便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6.选出下列对第1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7.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一观点的一项( )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第2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异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庭院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古代文学的积淀密切相关。   B、“内向性庭院”是我国古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