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城再造”风体现了什么?
“古城再造”风体现了什么?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座座古城无时不为我们展现出我国古代人民到底聪明智慧。然而,近几年,古城再造在各地悄然兴起,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古城吗?”接下来,吉林市华图和大家共同解析:“古城再造”风体现了什么?
江苏金湖将投资30亿元建设尧帝古城,甘肃敦煌拟投资30亿元复建敦煌古城,河北滦县拟投资50亿元复建滦州古城,湖南新晃投资50亿打造夜郎古城 ……说“造古城运动”遍地开花,也不算太夸张。
这种由地方政府主导,投资巨大、相互模仿的造古城之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内兴起的主题公园热,全国600余座城市竟然一下子冒出2500多个主题公园,耗资高达1500多亿元。但这种盲目跟风上马的工程好景不长,据媒体报道,现在70%处于亏损状态,仅有10%左右的盈利。
不可否认,前些年一些地方先人一步,通过古城项目开发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这并不说明,造古城就一定能让地方赚个盆满钵满。如果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全面考量,造古城项目很容易成为劳民伤财的“败家子”工程。再说了,我国真的需要那么多古城吗?
现在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游客们见多识广,他们的旅游品位越来越高,很多人更钟情于反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对人造景点不太感兴趣。而且,各地一哄而上的“造古城运动”,难免形成建庙造宫、内容雷同,千景一面的局面,有什么看头?
另外,这种缺乏旅游投资理念,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决策的行为,也会导致人造景点走向“滑铁卢”。事实也是如此,如前些年河南省中牟县投资二千万元打造的官渡古战场遗址,如今已是一片凄凉,每天门票收入不足几十元。
大兴土木造古城的投资与建设,涉及到土地应用、城市规划、老百姓搬迁等一系列问题,但很多地方都是在争议中一路上马,很少顾及百姓的意见和感受。这种轰轰烈烈的“造古城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暴露了一些官员的政绩豪赌情节,赢了自然喜获升迁,输了则由百姓为此埋单。因此,当下应加大对一些“造古城运动”的监管及问责力度,让一些官员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付出应有代价,不然,诸如此类的折腾还会继续下去。(新华网)
巨资再造古城风行 “造城风”是种浮躁病
当年一窝蜂拆城,现在一窝蜂造城,哭笑不得之外,引人深思。
首先,人为地把资源集中起来能不能提高效率?从短期看,确实如此,但从长期看,可能恰恰相反。因为人为干预会造成市场扭曲,扰乱供求关系。市场本是一套完美的信息系统,破坏了它,就会让决策变得盲目、无序,导致重复建设、反复建设、破坏性建设的泛滥,形成“别人在跑,我们在跳”的效应。
第二,怎样约束错误的决策?一般来说,私有产权和投票是有效的办法,如果两者被架空,则公共品的性质就会被改变,成为少数人争政绩的工具,当决策与个体利益高度相关时,自然会导致论证不严谨、过程不透明、结论不科学的局面,于是,靠集中力量积累下的财富,因错误决策而损失殆尽。
第三,对历史是否应有所敬畏?现代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能力,但科技面对的是物理世界,不能硬性嫁接到人文、社会领域中,因为物体运动的规律可以预测,而人的运动规律难以预测,无视“自发秩序”,以为自己可以创造历史,结果就会沉浸在改造的冲动中,行破坏之实。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此大建古城,与尊重传统文化无关。这些仿古建筑不仅不能修复民族记忆,反而会给残存的文物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一边在消灭真的,一边在修建假的,这其实是在为愚昧和反历史大做广告,一旦GDP需要,舆论转向,这些假古城同样难逃被拆毁的命运。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学会平和地去认识文化与历史,不能因文化建设滞后了,便急功近利地大干快上,想靠几个假古董来弘扬人文精神,更不能因历史已消逝,便用创可贴来替代自然生长出来的皮肤。
在过去的百年中,浮躁症曾给我们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可为什么我们始终走不出它的阴影呢?因为浮躁不完全是主观意愿决定,它还是制度、环境、管理的产物。(光明网)
“再造古城”暴露扭曲政绩观
在当前着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大趋势下,无论对于任何地区来说,充分挖掘当地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与当前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紧密结合,从而探索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文化繁荣之路,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一些地区打着所谓“繁荣文化”的旗号,纷纷耗费巨资大搞工程,如此现实情形,不仅缘于官员的政绩观出现了问题,更在于在投资巨大的工程背后,往往存在着见不得阳光的腐败黑幕。
这些年来,有关工程腐败的黑幕可谓是屡见不鲜。一些地方官员往往以“民生工程”等各种美妙的托辞为幌子,与开发商串通一气、狼狈为奸,姑且不论相关工程究竟带给当地老百姓多大的福利,他们只追求通过这样的工程,将纳税人的血汗钱流入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