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一小专题片文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关一小专题片文稿

唱好育人主题曲,演好德育重头戏 ——永昌城关一小专题片解说词   永昌县城关第一小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省级重点小学。跨越两个世纪的沧桑砥砺,经历了六十多载春华秋实,薪火传衍,教泽绵绵,在这方古朴而文明的净土上,积淀了一个世纪教育文明的底蕴,印满了无数莘莘学子成长的足迹。全体一小人拥道德入心,揽责任入怀,采道德之正气,蓄生活之美好,谱写了一曲曲重彩浓墨的育人之歌。 如今的城关一小,已发展成为有42多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的县属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8189.5平方米。教师117人,其中党员21人,小学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45人,市级先进及教学能手8人,省级先进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16人,在岗教师中专任教师达90%以上,学历达标率100%,学生“四率”指标达100%。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标兵单位、市“三化”建设先进学校、市“绿色学校”,甘肃省教科所教学实验基地,甘肃省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学校,永昌县平安学校……荣誉室里的那一面面锦旗,一只只奖杯,一件件证书,像无言的诗,无色的画,默默的折射城关一小那抺不去的辉煌。 校园篇 [师]几年前,因为缘分,师范毕业的我来到永昌这片热土,融入城关一小这个温暖和谐的群体,我心中涌动着自豪。   [生]作为学校的一名学生,我与城关一小齐沐风雨、共同成长。我们探索新知,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走进城关一小校内,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主教学楼始建于1992年,见证了城关一小十几年突飞猛进的变化;逸夫教学楼和刚刚竣工的中国银行爱心楼,则以其年轻的姿态和勃勃的生机,预示着城关一小发展的灿烂前景。无庸置疑,中国银行爱心楼凝聚着县委县政府以及学校领导的大量心血。正是他们,为城关一小步入健康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心存匡济,志存高远,以超人的胆识和与时俱进的远见,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如果我们把镜头推回十几年年前,你会惊诧不已:昔日这里仅仅是几十间破旧的平房------转眼间,鸿爪雪泥,皆为陈迹。正所谓:“永昌春色来天地,玉树浮云变古今。” 如今,同学们在洋溢着花木芳香和人文色彩的校园里学习、切磋,在小径和回廊上诵读、思考,在宽阔的运动场上展现生龙活虎的身姿。优良的育人环境是一幅名画,多彩的校园文化是一本名著。学校请专家重新规划设计的校园,已经产生了“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的魅力。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卉,无不涵盖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和治校品位;这里的一墙一壁,一字一画,无不从空间和时间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大楼里,琅琅的书声,求知的目光扣响每一位教育者的心弦。图书室藏书三万多册图书,几十种报章杂志,汇成了知识的海洋。门厅里设置的荣誉橱窗和校务公开栏,在无声地向学生传播着“公平、公正、勤勉”等一系列理念。走廊、教室、办公室悬挂的名人名言字画,收到了“面面墙壁都育人”的效果。手抄报专栏和教室中的班级文化园地,不仅展示了学生自主创新的风采,也是提升学生道德层次极为有效的舞台。莘莘学子在这里寻寻觅觅,探索科学的奥秘,积蓄前进的力量。美术室、舞蹈室、器乐室、体操房……众多的特长生从这里起飞,从这里远航。 计算机教室和多功能教室,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远程教育,校园网络,使学校和外界紧紧相连,使天下名师济济一堂。富于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环境,为人才培养,精神塑造,艺术薰陶,以及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美丽的校园孕育着、启迪着全校师生的智慧与理想。这样一个美的所在,这样一个“教育的潜在课堂”, 无疑为学生蕴育创新意识之芽,培植道德品质之根,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科研篇 [师]能够到城关一小学校工作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幸运。献身神圣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城关一小让我找到了支点。    [生]编织理想,放飞激情。城关一小是我们起飞的跑道,是通往成功的驿站。 如果说用完善的硬件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是城关一小的一大手笔,那么,科研兴校、质量兴校、特色活校则是学校在软件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也是学校保持其蓬勃生机的内在生命力。 我校作为实验校于2002年9月正式启动课改实验,依据新课标、新理念,积极稳妥地开展课改实验。开展了由全体教师参与的“与新课程一路同行”教师演讲比赛。对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案例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专门设立了可以共享的“新课程改革实验文档”,加快了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力度,规范、完善了校本教研。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学习新课程在全国实验区实施的先进经验。2000年至今,学校先后分6批次、共40多人次参加了省、市级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了5次“课改展示周”活动,并邀请县教研室、兄弟学校200多人进行观摩交流。 教师

文档评论(0)

yangou4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