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唐洋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VIP

东台市唐洋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台市唐洋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

唐洋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7.11) 拟卷:储晓刚 审核:吴晓兰 Ⅰ卷(33分) 一、基础题(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召唤(zhào) 干瘪(biě) 翘首(qiáo) 横槊赋诗(shuò) B、商榷(què) 犄角(jǐ) 渔樵(jiāo) 箕踞(jù) C、菜圃(fǔ) 悲怆(chuàng) 桑梓(zǐ) 怪癖(pǐ) ? D、炽热(zhì) 钥匙(yàoshi) 圈棚(quàn) 啜饮(zhuì)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B.现在,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 C.这个社区小组的服务项目很多,诸如订报送奶、补衣修鞋、代买菜粮等等,不一而足。 D.这一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不懈地行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一些评论家认为: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B.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途径,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C.九月初,又一批方便民众、还政于民特色的行政开始实施,得到了众多媒体的一致好评。 D.截至到记者发稿时,泥石流造成的交通中断尚未恢复。 4、下列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B、“六艺经传”中的“六艺”也叫“六经”,指的是儒家的六部经典之作《诗》《书》《礼》《易》《乐》《春秋》;“传”是用来解释“经”的著作。 C、古代以地支纪时,如“止午未申三时”中的“午未申”;以天干地支纪年,如“壬戌之秋”中的“壬戌”。 D、荀子,名况,先秦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今存《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皆出于此乎 自其不变者观之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不拘于时 C、觉而起,起而归 顺风而呼 D、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士大夫之族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 A、枕以卧,卧而梦 非能水也 B、侣鱼虾而友麋鹿 孔子师郯子 C、是故圣益圣 无远不到 D、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 7、下列句中加点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吾从而师之 C、游于是乎始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客有吹洞箫者 C、游于赤壁之下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二、阅读分析(9分)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