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语文模拟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科语文模拟题

专科语文模拟题 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 答案:A 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 答案:B 3.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答案:B 4.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 答案:C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排比 答案:B 6.《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 A.屠格涅夫; B.契诃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答案:C 7.《国殇》选自 ( ) A.《九歌》; B.《九章》; C.《诗经》; D.《汉乐府》 答案:A 8.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 )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未名社 答案:B 9.“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 ) A.刘备; B.关羽; C.诸葛亮; D.姜维 答案:C 10.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 A.《闲书》; B.《龙?虎?狗》; C.《往事》; D.《故乡》 答案:A 11.《断魂枪》的作者是( ) A.老舍; B.巴金; C.茅盾; D.鲁迅 答案:A 12.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 A.散文; B.小说; C.散文诗; D.寓言 答案:C 13.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 A.马克?吐温; B.欧?亨利; C.契诃夫; D.莫泊桑 答案:B 14.下列文章属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A.《陈情表》; B.《报刘一丈书》;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答案:D 15.“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脍”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 A.孟光、季鹰、伊尹; B.孟光、伊尹、季鹰; C.伊尹、孟光、季鹰; D.季鹰、伊尹、孟光 答案:B 16.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移其民于河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答案:B 17.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答案:B 18.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 A.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B.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D.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 答案:B 19.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 ) A.伯劳东去燕西飞; B.碧云天,黄花地 ; C.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围腰; D.泪添九曲黄河溢 答案:A 20.下列划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 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千金是很多的钱。;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没有理由见面。 答案:A 2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庄子》; B.《论语》;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B 22.《季氏将伐颛臾》中“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 A. 历史事实; B. 现实事例; C.名人名言; D.比喻 答案:C 23.“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 A.《论语

文档评论(0)

caiyl99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