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告史论述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广告史论述题

1. 阅读以下文字,并对文中广告商使用的广告形式进行评述。 《我主沉浮》是一部高水准的影视作品,由享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的著名作家周梅森编剧,全国十佳导演蒋绍华亲 自执导,是继 《忠诚》、《绝对权力》、《国家公诉》后,又一部大型主旋律电视连续剧。 在这部主流政治题材大片中有这么一幕 : 省委书记裴一弘给老领导 (前任省委书记)焕老送来的生日礼物,是一瓶 “西域”高档葡萄 酒 。 除此之外,在剧中人物(国家高级干部)的生活场景中,“西域”和“新天尼雅”等高档红酒还作为道具频频出现。 (1)广告商采用的是 “置入式营销”广告方式,在国内也被称为 “隐性广告”、“植入式营销”。 (2)“置人式营销”肇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末,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人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 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其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置入式营销不仅应用于电影、电视,还用于文学作品、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媒介。 (3)置人式营销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营销传播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只有把广告从 “打扰型”转变为“置人型”,让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置人式营销需要电影制作方、广告客户、广告公司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如果能与置人的客体本身结合得 自然融洽,能起到比传统广告更好的效果。较之我们常见的营销方式,置入式营销还有其独特的优点。一部优秀的电影或电视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将会得到广泛的传播,而且经久不衰。一方面,从推广费用上来看非常低廉;另一方面,品牌也必将随之获得丰厚的回报。 试论述我国香港地区户外广告牌行业的发展历程。 香港广告牌行业发展历程,简单而言,是从简朴统一演化至美观耀目,到现在呈现出一派 百花齐放的绚丽壮观的过程。 (1)早于100年前,香港已有广告牌出现。当时广告牌只有三类:旗帜、木板及石柱。广告牌简单而统一,没有商标或衬托以其它图案、颜色,只是单调地标立店号作标识用途,让消费者有效地将店铺分类及明了店铺所在地。 (2)六十年代,塑料广告牌的出现慢慢取代原有类别成为主流。广告牌的字体逐渐趋向多元化,不但将原有统一的标楷体定律打破,也同时加人色彩,令沉实的广告牌开始泛起生气。 (3)80年代,是香港广告牌行业起飞的阶梯。外来文化的涌人及经济环境大为改善下,港人得以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及技术,创作力也大为提升。霓虹灯乘时而起,大行其道。另外,港 人对广告牌的用途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从简单的标识作用发展到用以吸引消费者;从竖立在自个儿店前到印制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广告牌行业进人新年代。 (4)步人90年代后期。计算机科技的普及令广告牌更为美观,涉及范畴更为广泛。广告牌已不单是户外行业,它逐渐步向室内,美化店内环境。各大商店盛行以计算机喷画作装饰及 推广,取代原有单调的胶贴纸字画而成为主流。 到了今天,广告牌行业又再加添了新元素。LED、超薄光纤灯箱及三面旋转招牌的出现令广告牌更趋五花八门。 试论述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冲击对台湾地区广告业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广告业在国际化的冲击下,承受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正面影响包括:重视人才培养;广告新观念的导人;广告表现形态多样化;电脑科技的应用;严谨的成本观念和计费标准等。 负面影响有:经营成本急剧上升;人员跳槽现象严重等。 但从总体上说,由于竞争加剧,提高了台湾地区本土广告公司的服务水平。 试举例论述清朝的招牌广告相对宋朝有何发展和变化? 至明清时代,招牌广告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更趋成熟。 1.宋代以前的招牌仅仅是作为店铺的标志而已,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而明清时代的招牌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因而在商业活动中表现为讲究商业道德与商店信誉。 2.清朝时期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如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药店,取自“童叟无欺”的商业信条。 3.在招牌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开业于咸丰三年(1853年)冬的“内联陛鞋店”,其招牌是由于专做清朝宫廷的生意,故用“内”字,指的是“大内”即宫廷的意思。“联陛”是指“联升三级”,取其吉利,投宫廷官宦之所好,以招揽生意。 4.在招牌内容上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如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的北京“六必居”酱菜园,生产的酱菜驰名中外,是国内的一大特产。“六必居”的牌匾出自明朝宰相大奸臣严嵩之手,据说是其府中一位聪明的丫头采用妙计,在无意中让严嵩写下来的。店主得到后如获至宝,立即做成牌匾挂出,大肆宣传,使商店的买卖更加兴隆。 5.中国古代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对招牌在形式和制作上也

文档评论(0)

caiyl99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