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讲义.
微生物学讲义
主讲人 鞠宝
2004年9月
目录
绪论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科学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
20世纪的微生物学
21世纪的微生物学展望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培养基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生长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病毒—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的概述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病毒的复制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亚病毒因子
微生物遗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菌种的保藏与复壮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转录水平的调控
转录后调控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概述
微生物与克隆载体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
微生物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
表达载体的构建
DNA的合成、体外扩增和定位诱变
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展望
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生物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进化指征的选择
微生物的分类及命名鉴定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第一章 绪论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喝的酸奶、酒等发酵饮料,吃的面包、馒头甚至呼吸的新鲜空气都是微生物带来的恩惠;而我们所遭受的感冒和其它传染病等病魔的折磨,则是有害微生物侵蚀了身体所致,但服用或注射抗生素类药物后恢复健康,又要感谢微生物,因为这类药物是微生物的“奉献”。
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如:许多微生物产品疫苗、维生素、酶制剂、酒和抗生素等重要产品,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组成成员以及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也是微生物对人类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又“残忍”地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如:1347年的瘟疫(鼠疫耶森氏菌)几乎毁灭整个欧洲,今天的艾滋病(AIDS)、癌症、SARS以及已被人类征服了的传染病(如肺结核、疟疾、霍乱等)也有“卷土重来”之势。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新疾病(如军团病、埃博拉病毒病、疯牛病和SARS等)又给人类带来新的威胁。因此,你-未来的微生物学家或其他科学家任重而道远。正确地利用微生物的两面性来造福人类是我们学习和应用微生物学的目的,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所看不到的或者看不清楚的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形体微小 μm -mm 光镜下可见、大的肉眼可见(细胞型)
nm 电镜下可见(细胞器和非细胞型病毒)
单细胞
构造简单 简单多细胞
非细胞型(分子生物)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蓝细菌等
进化地位低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拟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微生物科学
研究对象及分类地位
研究对象: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古生菌和真细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xun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分类地位:由于微生物的极其多样性以及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个体小,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盛、繁殖快,种类多、分布广,易变异、适应性强。),使其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1969年魏塔克Whittaker提出的五界系统,还是1977年卡尔·伍斯Karl Woese(2003年格拉夫生物科学奖获得者)提出的三域系统,微生物都占据很大比例(3/5和2/3)。
研究内容及分科
研究内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和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分科:随着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两大学科,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并还在不断地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见p3图1-1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
(一)史前期 (1676年以前)
人们在显微镜出现以前并不知道微生物,只是无形中利用了微生物,也不知道这些过程中有微生物存在。如我国的制曲酿酒工业——先用霉菌制曲,再用酵母菌发酵;农业上的轮作制、积肥沤粪等;医学上人痘(鼻苗法种痘)预防天花、用麦曲治疗腹泻等。
(二)初创期 (1676-1861)微生物的发现和形态学研究
列文虎克Leeuwenhoek 于1676年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客服:智能问答系统all.docx VIP
- 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五年级-南大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DB45T 2320-2021高等级公路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能力建设管理指南.docx VIP
- 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防治与处理解析与应用.docx VIP
- 园长开家长会PPT课件.pptx
- 外研版一年级起点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套PPT课件.pptx
- NB_T 47013.7-20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pdf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清洁能源技术课件PPT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文档评论(0)